吴建荣,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访科科长。人力社保的信访案件以咨询、投诉居多,涵盖劳资纠纷、工伤认定、社保缴纳、养老待遇等方方面面。多年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的工作经历让吴建荣处理起信访案件驾轻就熟。针对信访人提出的诉求,他总是第一时间电话沟通,详细解释政策,引导信访人通过法定途径正确维权。
2019 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吴建荣到岗后像往常一样打开浙江统一政务咨询投诉平台,梳理当日待办的案件,在笔记本上细细地记录需要急办、特办的事项。这时,区信访局打来电话:开发区某企业搬迁,40 多名员工因搬迁与企业发生纠纷,正在区政府门口聚集。吴建荣放下电话,马上与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大队取得联系,立即一同赶往区信访局协同处理。经了解,上访员工因企业搬迁,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等,由此发生了纠纷。吴建荣就经济补偿金的相关法律法规当场予以解释,并与员工代表约定,该纠纷在当天下午由属地人力社保局管理站组织具体协商,来访员工表示认同,集结的人员自行散去。处理完这个案子,时钟已经指向 12 点。吴建荣回到单位食堂匆匆吃了点午饭,赶紧又回办公室,跟同事确认下午一起到信访人家中走访事宜。老信访户老周十几年来一直为历史遗留问题不停上访。鉴于信访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也为了能够打开信访人的心结、化解积案,吴建荣决定上门走访一次,当面跟信访人沟通。下午 2 点左右,吴建荣与同事驱车一个半小时到信访人家中。“老头子,吴建荣来望伊哉!”“啊呀,吴科来哉,快请坐请坐,没想到你们会来啊!”88 岁高龄的老周虽然患有眼疾,但身体还算硬朗,看到吴建荣登门拜访有些激动。吴建荣一边与老人拉着家常,一边再一次解释了政策。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信访人的诉求,各级部门已依法依规进行多次回复,但有时还是需要解释交流。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像吴建荣这样拉家常式的面对面沟通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从老周家出来,已是夕阳西下。吴建荣想着上午开发区企业员工的纠纷,马上联系属地人力社保局管理站,询问调解的进展情况。得知企业已经与员工达成一致意见的消息后,吴建荣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一天的劳累烟消云散。
(区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