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天里的生命接力

发布日期:2021-06-08 15:4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2019 年 8 月 29 日中午,14 岁的男孩儿小蔡吃完一只大肉圆,正坐在床上摆弄拼图,窗外暑雨下得淋漓,满目苍绿。静谧平和的这一幕被时间定格,一直留存在浙江萧山医院血液内科主任苏萍的手机里。

看着男孩的侧影,回想起初见他的那天,苏主任心中满是感慨。“那天下午我跑去病房看他,小蔡坐在轮椅上,瘦得根本不像一个 14 岁的孩子,全身布满出血点和瘀青。尽管已经填塞,血还是慢慢从鼻腔渗出。他动了一下棉球,血流如水柱般流淌下来,情况十分危急。”苏主任回忆说。

小蔡是 2019 年 8 月 8 日来到萧山医院耳鼻喉科看病。经检查,医生发现其血象异常,外周血片有大量早幼粒细胞——是M3 白血病,情况很是凶险。苏主任了解情况后立即电话通知血库急需血小板,对小蔡进行抢救。

诱导分化,输血浆、血小板,补液、止血、抗感染,出血总算有所好转。但血小板的寿命太短,而抗肿瘤的药物还没这么快灭掉那么多的早幼粒细胞,血又慢慢从小蔡的身体里流出,无法止住。尽管一直在预约血小板,但那时 A 型血告急,血小板又需要现采,偏偏当时“利奇马”来袭,又赶上周末,血小板到哪里去找?抱着一线希望,苏主任在深夜发出一条朋友圈求助信息,“血小板在哪里?救命!”

苏主任说,当时发朋友圈真的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想救救那个才 14 岁、人生还远远没有看够的孩子。

“万一,万一……哪怕有几位 A 型血的朋友看到,到附近的省血液中心献了血小板,孩子不就多了几分生的希望了?”让苏主任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她打开手机,很多的医院同仁、亲朋好友,还有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在转发这条求助消息。“护士长说,她的电话打爆了,不断有人要求献血小板。很快,血小板就拿到了。后来血站的人告诉我,来献血小板的人好多好多,工作人员都忙不过来……”说到这些,苏主任很是动容。

此后,孩子的情况几经反复。呼吸衰竭,上了无创呼吸机,化疗,肝衰,心衰……几乎每一天都在焦灼中等待。但让苏主任感动的是,那些天,还有人打电话来要给孩子献血小板。楼下肿瘤科一位患乳腺癌的病人,特地来病房鼓励正上着呼吸机的孩子要坚强,之后悄悄放下一些钱走了。

血液是生命,是汩汩流动的真情,是点亮希望的生命之火。承载了那么多陌生人爱意与善良的血小板在少年体内慢慢地从低谷开始上升,后面就以数万的速度飞奔,当这份爱最终融入生命的海洋时,鲜血便具有了生命的韵律。

终于小蔡挺过了狂风暴雨,可以不用输血小板了。在撤下呼吸机的那一天,小小少年说饿,想吃肉。在撤掉心电监护仪的那一天,苏主任又开玩笑问他想吃什么,他也回答得很干脆,想吃肉。其实他已经吃了一碗馄饨、一个蛋、两个包子和八个蒸饺。走出医院,夏花明媚。回头望,恍若隔世。我们不知道在那个风雨肆虐的台风夜有多少散落在人生旅途中的天使曾经伸出手拉了少年一把,才使一条年轻的生命继续熠熠生辉。川流不息的拥挤人群里,摩肩接踵的陌生面孔中,或许他们曾与你擦肩而过。

(区卫健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