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01/2017-07224 | 成文日期 | 2017-07-12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办 | 统一编号 | AXSD01-2017-0012 |
文 号 | 萧政办发〔2017〕86号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有效性 | 有效 | 解读文件 | 政策解读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丰富学习型城区建设内涵,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浙江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教职成〔2016〕117号)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市民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工作的意见》(杭政函〔2016〕14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构建市民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城区为目标,着力打造全纳、开放、多样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为建设体现世界名城风貌的现代化国际城区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促进社会公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需求为导向,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市民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体现终身教育的公益普惠性,促进社会公平。
——坚持政策协同,确保落地生根。发挥政府推动引导作用,把终身教育切实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注重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良性互动、有机结合,确保政策协同可操作,能落地。
——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模式创新。培育多元主体,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服务市民学习。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建立和完善线上与线下、政府与市场开放合作等创新机制。
——坚持因地制宜,实现特色发展。立足城乡社区,面向基层,办好市民家门口的终身教育。鼓励镇街结合当地历史、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终身教育活动,推进终身教育特色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区常住人口社区教育的参与人次达到45%以上,其中,6~15周岁青少年和60~75周岁老年群体的参与人次达到55%以上。全面建成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市民学习圈,并建成杭州市级示范性“街道(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8个、区级示范性“社区(村)学习型社团”100个。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1.夯实三级网络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城乡一体的学习圈建设网络。社区学院要指导、协调镇(街)社区学校开展学习圈建设,开发学习品牌、培育学习圈建设骨干。镇(街)社区学校要指导村(社区)社区学校开展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市民提供学习菜单,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村(社区)社区学校负责向市民发布学习信息、指导线上线下选课、组织开展学习,并拓展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本土化的教育活动。
2.加强镇(街)社区学校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保留镇(街)社区学校建制,并按照浙江省现代化成校(社区学校)标准建设配置。镇(街)社区学校(成人学校)教学用房应达到800平方米以上,设施设备较为齐全。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需要、富有特色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
3.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镇(街)、学习型村(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鼓励和引导市民自发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型社团,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增强学习型社团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区教育局要联合相关部门定期评估、认定示范性学习型社团。各镇街要从社区教育经费中安排学习型社团建设补助经费,资助学习型社团开展活动。社区学院和相关业务部门要组织开展社团负责人培训,组织指导学习型社团开展交流与合作。各镇(街)社区学校要指导学习型社团确定学习主题、制定学习计划并开展活动。各村(社区)社区学校要做好辖区内各学习型社团学习活动的协调、统筹工作。
(二)整合共享教育资源
1.开放共享学校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师资、实训设备等积极筹办和参与终身教育。充分发挥社区学院、萧山电大的引领作用,助推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转型发展,成为农村终身教育的主阵地。推动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有序向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五确定为全区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含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社区教育开放日,结合学校实际,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社区教育服务。
2.统筹共享社区资源。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增加社区学习资源供给。区、镇(街)两级学习圈建设领导小组要协调、整合区域内的场地资源,鼓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医院等机构定期开放场地设施,为市民提供免费或公益性的社区教育服务,为学习型社团开展各类学习、娱乐、休闲、健身活动提供方便。鼓励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区教育。引导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社区教育。社区学院(校)要将辖区内场地资源登记入册,建立电子档案。
3.共建共享软件资源。建立区、镇(街)二级师资库。鼓励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以及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士和热心人士到镇街成校、老年学校等兼职。社区学院和镇街成校分级采集、汇总师资库信息,实现全区终身教育师资共建共享。建立终身教育数字课程资源库。形成区、镇(街)二级终身教育优秀课程征集、购买、录用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民办培训机构、专业人士提供优秀课程。
(三)推动重点人群学习
1.推动老年人群教育服务。将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点任务,结合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基层社区老年人的学习环境,完善老年人社区学习网络。萧山老年大学、老年社区学院、各镇街老年社区教育中心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开展各种讲座、学习班,满足老年群体养生保健、手工园艺、传统文化、科学知识、时事政治等多种学习需求,实现老有所学。各村(社区)要设立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学习型社团,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实现老有所乐。
2.推动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推动终身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充分利用共青团、妇联、卫计部门和有关社会组织及社区的各类教育、科普资源,开展校外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鼓励社区积极创造条件,开办社区四点半学校,为中小学生提供放学后作业指导、托管等公益性服务。鼓励镇(街)社区学校积极参与青少年寒暑假校外教育活动。高度重视0~3周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开设各类亲子学校、隔代家长学校,为婴幼儿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环境。
3.推动新型农民教育服务。以新市民教育为载体,推动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找准坐标与方位。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学校)要采取定向式、订单式的培训模式,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知识培训和农家乐、民宿、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农村经济新业态培训。
4.推动外来建设者培训。积极为外来建设者提供学习服务。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职业技能、思想道德、民主法治、文明礼仪、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培训,通过社区学习与交流活动,提升外来建设者的文明素质和职业技能。
(四)丰富各类学习活动
1.丰富学习内容。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教育、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早期教育、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活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每年定期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民读书节、科普宣传周等大型学习活动,不断扩大参与者范围,提升社会影响力。
2.创新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培育一批全民学习优质品牌。推动湘湖大讲堂区级主平台、镇级平台、基层点协同共进,加快城市书房建设。为市民提供手工技艺、休闲娱乐、历史文化、家庭教育、科普知识、营养保健等教育培训,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在组织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终身教育活动。
(五)推进数字化学习
1.升级萧山学习港。加强网络窗口平台建设,不断优化丰富萧山学习港的学习资源。通过征集新创、整理改造、买断移植等途径,重点建设生活休闲类、文化教育类、职业技能类公共课程。上线一批以微课、专题讲座、系列讲座、情景活动等为表现形式的市民学习视频课件。
2.建设电子学习地图。以有效呈现和双向交互为目标,统筹整合萧山学习港数字资源,建设区级终身学习公众平台“学在萧山”。实时发布、推送面向市民的各类培训信息、学习资源,为市民提供线上搜索、移动终端学习和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服务,使市民终身学习便捷化、个性化和信息化。
3.促进学习成果转换认证。制定浙江省学分银行萧山分行建设方案和规划。从登记入手,逐步建立市民个人学习账号,记录学习者注册报名、培训考勤、线上线下学习学时等具体信息,形成终身学习电子档案。探索建立课程证书、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等沟通衔接的制度,构建终身学习成果认证框架和统一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逐步实现区内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分互认和互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街要结合原有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明确终身教育工作分管领导,并安排不少于1名专职人员从事终身教育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学习圈建设工作协调机制,规划制订和组织实施本镇(街)学习圈建设。推动形成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终身教育运行机制。
(二)加强经费保障
区财政提供资金保障,每年按常住人口数安排社区教育经费2元/人以上,并根据社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逐步提高标准。各镇街要根据常住人口数安排2元/人以上的社区教育经费,用于学习圈建设,并根据当地社区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逐步提高标准。区级社区教育经费应用于支持社区学院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购买优秀培训项目、建设学习资源库以及对镇街学习圈和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建设的督导评估,具体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区教育局、区财政局负责制定。
(三)加强监督指导
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要把开展终身教育督导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科学制订终身教育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统计制度,加强对终身教育发展状况基本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区教育局要指导和督促相关单位和学校积极参与镇街示范学习圈、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创建工作,并将社区教育纳入对镇街年度教育工作考核范畴。各镇街要指导、督促村(社区)培养学习型社团。
(四)加强氛围营造
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终身教育重要意义和发展成绩的宣传。总结推广各镇街示范学习圈、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百姓学习之星”等先进典型和经验,大力宣传构建市民学习圈的重大意义和推进终身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营造全社会崇尚学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本意见自2017年8月15日起施行,由区教育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7月11日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纪委,区人武部,区各群众团体。
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