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壮观天下无

发布日期:2017-07-17 10: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钱江潮,壮观天下无

  钱江潮是世界一大奇观。自古以来,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壮观的景象闻名于世。钱江观潮起源于汉、魏,已有2000多年历史。尤其以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最为世人熟知。随着农历八月十八的临近,一年一度的观潮盛事也临近了。萧山地区最佳的观潮地点,在南阳镇境内。

  一个自然界的奇迹

  钱塘江涌潮,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钱江潮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研究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天体引力。中秋前后,月球离地球最近,月亮最明,引力最强,涌潮也最大。二是杭州湾呈喇叭口的形状。杭州湾到钱塘江河口段外宽内窄,由外向内急剧缩窄。海潮涌入宽达100多公里的杭州湾,由于两岸急剧收缩,至南阳仅仅2公里。当西进潮波一涌进窄道,就由宽变窄,拥挤破碎,变陡增高,形成了后浪推前浪的潮势。三是江底地层发育有沙坎。钱塘江从闻堰到乍浦,地层发育有一个呈不对称隆起的200多公里巨大沙坎。由于它的存在,使乍浦以西的河床急剧抬升,水深骤然变浅。因此,当潮水涌来的时候,由于阻力增大,潮波变形,于是就形成了“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的奇特涌潮。

  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涌潮”的钱塘江潮,在每年中秋节前后最为壮观,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 其中,有双龙相扑的“碰头潮”、白练横江的“一线潮”、蛟龙脱锁的“回头潮”和月影银涛的“夜半潮”等等,吸引了无数批来自海内外的观光客。

  观钱江潮的风俗源于汉魏,无数文人墨客都留下过笔墨,咏诵钱江潮水。李白曾在萧山西兴一带游玩,观看钱江潮水后,醉作《横江词》一首:海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河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

  关于钱江潮的传说

  关于钱江潮的传说,历来很多。其中一个是关于潮神伍子胥的传说。话说吴越争霸时,伍子胥力谏吴王夫差杀越王勾践,不要听信勾践出兵伐齐的谗言,却触怒了吴王。吴王把伍子胥煮之于镬,投之于江。伍子胥魂魄兴风作浪,因此江里常常以溺杀人。涌潮是伍子胥报复吴王的一种行动。

  另有一种传说是龙王作怪:龙王生九子,子子不像他,甚至不完全像龙。只有第10个私生子小青龙,像他也像龙。他非常宠爱,收为义子,称谓小太子。然而小青龙很淘气,经常上岸来惹是生非。一天,白额虎说他出生暧昧,小青龙与他斗了个天昏地暗,淹没了许多田地庄稼。吕纯阳见两个孽畜作孽,扰乱百姓,遂拔剑一掷,一剑一鞘飞向龙虎,把小青龙和白额虎都截在江边。龙王问讯,派虾兵蟹将兴风作浪来救,这就是涌潮。至今,钱塘江南岸尚有青龙山和白虎山,酷似龙虎斗。这潮涌年复一年总在山沿冲击,小青龙一日不回,海龙王涌潮就一日两潮。

  而在民间,“钱大王”的传说也很有趣。话说原先钱塘江的潮水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潮水一样, 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住在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有一天,钱大王挑了盐,却在钱塘江边休息时睡着了。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了起来,把钱大王挑的盐慢慢溶化了。钱大王醒来发现找不着盐,就举起扁担打海水。 一扁担打得江水里面大大小小的鱼儿都震死了;两扁担打得江底的水翻了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 “哗哗哗”地喊叫着。

  独特的“潮文化”

  独特的钱江潮,也给沿江的百姓带来不一样的生存方式和风俗。抢潮头鱼就是其中的一种。

  家住南阳镇龙虎村的冯水生,今年62岁了,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是抢潮头鱼中的一员。他说,他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在钱塘江里抢潮头鱼,过弄潮儿的生活。那个时候,他和其他弄潮儿在每天涨潮之前,选好沙头——因钱塘江的泥沙淤涨而堆积起来的沙地。潮水汹涌而来的时候,他们一边飞速疾跑一边看着潮水,一看到潮头中翻滚的江鱼,就用潮兜捞起,然后撒腿往岸边跑。

  抢潮头鱼是非常危险的。那个时候,龙虎村每年都有人因此丧生江中。冯水生说,有一次,他在抢潮鱼的时候,不慎被潮水卷进去,顺着潮水漂了20多里路,幸亏命大,后来从潮水中抢回了一条命。抢潮头鱼的生活虽然危险,但当时人们还是趋之若鹜。因为那个时候,生产队里工作一天只有几角钱,但抢潮头鱼最多的时候能够赚上十多块钱。有胆略的人,半夜一手拿火把,一手拿潮兜,在夜半涨潮的时候捕鱼。不过,这样一种捕鱼方式正在慢慢消失。冯老伯说,一方面是现在环境不允许了,另一方面也实在是比较危险,所以现在抢潮头鱼很少见了。

  不过,斗潮这种风俗因为观潮节的缘故而延续了下来。南阳镇从1994年开始推出观潮节的大型盛会,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观看这个世界奇观。其中,观潮节中一项必备的表演,就是斗潮——一艘艘在江中行驶的船,迎潮而上,产生猛烈的撞击,这也是一项需要勇气和胆识的活动。

  钱江潮这种独特的自然景观,孕育了萧山独特的“潮文化”,也孕育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这种精神已经牢牢地扎根在萧山人的心里,并将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