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藩

发布日期:2014-12-24 09:2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蔡东藩(1877-1945),名,字椿寿,号东藩,今萧山临浦镇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中秀才。宣统元年(1909)考取省优贡生。宣统二年朝考入选,翌年春调福建为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月余即称病回乡。辛亥革命之后,得好友邵希雍介绍,到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任编辑。修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中等新论说文范》《清史概论》等书。从民国5年(1916)至民国15年,蔡东藩用10年的心血和惊人的毅力,完成《前汉通俗演义》《后汉通俗演义》《两晋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唐史通俗演义》《五代史通俗演义》《宋史通俗演义》《元史通俗演义》《明史通俗演义》《清史通俗演义》《民国通俗演义》11部历史通俗演义,600余万字,1040回,合称《历朝通俗演义》,记述了自公元前246年到民国9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凡2166年。加上《西太后演义》及《历朝史演义》两部,总共撰写了13部计724万字的通俗史巨著。采用通俗演义的笔法描述历代兴衰史,利于普及历史知识。他在史料上“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在体裁上,保持了演义历史小说的特点,且自写正文、自写批注、自写评述。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在《民国通俗演义》中,对清廷之腐败,予以抨击,其间曾收到恐吓信及子弹,迫其修改,蔡东藩不改初衷。民国16年,因病辞职回家。居乡期间,曾随岳父习医,并任临浦小学国语老师,又曾设私塾授学,对语文教学提倡“学以致用”,力主革新,晚年以行医卖文为生。 

  蔡东藩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其著作除历史通俗演义外,还有《留青别集》《客中消遣录》《楹对作法》《楹联大全》《内科临症歌诀》及诗集《风月吟稿》《写忧草》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