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祭灶”除尘忙

发布日期:2011-01-26 08:5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或二十四,按各地习俗不同),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经过小年扫尘,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的节日景象,展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

  过去,过小年有“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的说法,就是说凡是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都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我们这里多在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因为这一天有件“大事”得完成,那就是“祭灶王”。

  送灶王“上天言好事”

  相传灶王原来是一个叫张单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贤惠女子郭丁香为妻,后休弃续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懒做,不久就把张家财产挥霍一空,改嫁他人。张单家境败落,又遭火灾,双目失明,沦为乞丐。一天,他乞讨到一户人家,主人给了他热汤热饭,后发现施饭者就是他休弃的妻子郭丁香,张单羞愧难当,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为灶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来受天帝委派为掌管一家的监护神,被封为一家之主。他权力不小,却连个土地庙大小的庙宇也没有,只有一张画像贴在灶墙上,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或“东厨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

  南阳街道赭东村的曹庆华家祭灶前都要把灶台、锅碗瓢盆等整理干净,祭灶时先摆好供品:8碗素菜和荤菜,一些象征吉利的水果(如金桔、苹果、提子等),年糕和粽子。再放好6个酒杯、6双筷子以及3杯清茶,放妥后点燃蜡烛,点上香,倒好黄酒,才正式开始全家祭拜。摆供品到倒黄酒这过程一般由当家人全权负责,以示尊敬。如此郑重其事,按老百姓的话讲是:“为了让灶王吃了嘴甜,叫他上天光说好话不说坏话。”焚香祭拜后,将旧灶君像揭下焚化,换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爷上天找玉皇大帝汇报去了。 

  打扫干净迎新年 

  腊月二十三日以后,人们开始打扫庭院、居室,置办年货,制作节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而这“扫尘”的由来也与这位灶王有些关系。传说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经常给玉皇大帝打小报告。在很短的时间内,玉皇大帝就收到了他的很多张密报,说人间要谋反天庭。玉帝看后大怒,立即召见三尸神,命他把说玉帝坏话的人家墙上写上他们的罪行,再让蜘蛛结张大网,挂在屋檐下。玉帝又命王灵官除夕之夜下界,凡见到三尸神做了记号的人家,就满门抄斩。三尸神见阴谋将要得逞,自己可以独占美好的人间了,就飞快下凡,将每户人家的墙上都做了记号。灶君发现了三尸神的阴谋,急忙找来各家的灶王爷商量对策:从送灶之日起,在除夕前家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王灵官大年夜奉旨下界察看时,发现家家户户都很干净,没有任何标记,百姓安分守己,辛勤劳动。玉帝从王灵官和灶君嘴里得知三尸神冤枉好人,怒火万丈,将三尸神永押于牢。从此,心地善良的灶君受到大家的拥戴,每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而二十四扫尘也随之成为民间的习俗。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仔细想想,平时人们忙碌,没有时间清扫房子,一年下来,房子难免落下灰尘,民俗中约定年前清洁一下居室,也是人们为了能让自己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让新的一年有个好环境、好心情。(郑舒铭 张肖乐 屠燕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