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子里,还流传着一首歌谣:“赭山坞里好风光,三面青山靠钱塘,天时地利人更好,和谐社会来创造,赭山原是苦地方,几度风雨和沧桑,江涛汹涌吞良田,万家农民去逃荒,赭山人民真勤劳,拦海大堤挡巨浪……”朴实的字句唱出了坞里村的历史变迁。据村里的老人陈沛根说:“小时候听父亲说,这里只是座小岛,四面被钱塘江水包围,但也因为钱塘江才有了这个村子。”原来,因常年江水冲刷和淤泥堆积,小岛逐渐与三山相接,朝江口处也有土坡形成,小岛反而成了凹陷之处,有了四面屏障,人们可暂不受钱塘潮水之扰,在此安居乐业,因而不断有百姓迁入,造就了坞里村的繁荣。
也因为钱塘江水,让坞里村人受苦不少。小土坡的防御能力毕竟有限,一旦潮水来势汹涌,村庄就有被淹没的危险,于是人们开始修建了美女坝。为何偏偏取“美女”之名,这其中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钱江龙王的小公主天生丽质,顽皮可爱。一日,她与一班宫娥彩女在美女山玩耍嬉戏,恰好和坞里渔郎邂逅相遇,一见钟情。任性不羁的小公主居然自作主张将终身许配给渔郎,这一行为触怒了龙王。龙王见不能使女儿回心转意,便决定水淹坞里,公主和渔郎见逃不出龙王的魔掌,决定跳江殉情。没想到他们跳江后安然无恙,脚踩赭山浮石,身披万道霞光,从对岸向坞里方向飘来。原来,龙王终究被他们的深情所打动,而后人则在他们登陆的地方筑坝拦江,并取名为“美女坝”。
坞里村是萧山最早开始围垦的地方,村里81岁的冯久云至今还记得当时围垦的艰辛,老人说:“当时每天很早就起来挑担,吃的喝的却很少。”可正是因为他们的辛勤劳动,因为他们的“围垦精神”,坞里村才有了真正的屏障。“美女坝”虽名字温婉,质地却如山一般坚毅,村民终可在“坞里”安享太平。( 郑舒铭 张肖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