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荣:挑起500公斤水泥赢了一盒饭

发布日期:2010-08-23 08:40 访问次数:

  围垦40多年,马伯荣吃尽了苦,但想到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财富,他认为值得。

  马熊,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身躯粗壮强健,体长约2米,体重最大者接近400公斤。马熊,同时也是新湾冯溇村一位普通老人的绰号。

  老人名叫马伯荣,年轻时参加围垦,由于又高又壮力气大,被同乡们亲切地称呼为“马熊”。这个绰号跟了马伯荣40多年,到后来大家都不喊他真名,只称呼他为“马熊”。

  ■文\摄 记者 郑文静 通讯员 陈剑锋 赵锋

  18岁那年参加围垦

  马伯荣参加围垦那年只有18岁,当时生活艰难,吃不饱穿不暖,为了多挣一点工分,他来到钱塘江边护堤。

  钱塘江年年有汛期,每年都要淹没很多良田。“我们在钱塘江边做堤岸,就是要让江水不再冲垮堤岸、淹没良田。”他回忆说,光是自己肩上挑过的石头就要以万方来计算了,堆在地上就是一座小山。

  马伯荣直言:“因为苦、穷,而围垦这里的工分比其他地方高一点,能多挣一点。为了养活一家人,再苦再累也要干。”那时候的护堤人有多苦?马伯荣说,由于干重活,吃一碗麦稀饭没多久就饿了,肚子老是咕咕叫。当时住宿条件也很差,住的都是草舍,刮风下雨的时候,外面大雨里面小雨,还要担心屋顶会不会被风吹走。而在抢险的时候,白天晚上都值班,随时随地准备到潮水攻进的地方施工,连进草舍躲雨的时间都没有。

  抗10包水泥换来一盒饭

  干活多,力气大,食量也比别人大。马伯荣说:“人是拗不过肚皮的,我手头也没多少钱,大部分都拿去买粮吃,就这样还是常常吃不饱。”

  有一天中午,大家都在工地上休息。一个工友和马伯荣开玩笑,说他要是能挑10包水泥沿着草舍走一圈,自己手上的这份盒饭就归他了。“哈,这倒是好事,我中午还没吃饱呢。”马伯荣用铁丝捆起了水泥,又找了根结实的杂木杠,前头5包,后头5包,他弯腰挑起这10包水泥,愣是沿草舍走了一圈。

  10包水泥有多重?500公斤。一般人能挑个150公斤就不错了,马伯荣的力气让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马伯荣可没管大家惊奇的目光,而是连忙拿起那盒饭,几口落下肚。从此,“马熊”这个绰号就传开了。马伯荣笑道:“如果那时候我知道有吉尼斯世界纪录,肯定要去挑战。”

  放不下的老本行

  护堤人长年和石头打交道,免不了磕磕碰碰。刚开出来的青石棱角比刀都锋利,稍稍一碰就破皮,严重的深可见骨。马伯荣形容自己的手就像老树皮,他的腿上也布满了小伤疤。“你再看看我的肩膀,像有垫肩,高出一块来。上面的汗毛磨了又长,长了又磨,后来就干脆长出一层磨不掉的黑毛来了。”

  参加围垦40多年,老马见证了围垦的种种好处,他说,围垦后钱塘江不坍江了,滩涂经过改造变成了良田,老百姓可以安居了;通过围垦,萧山土地增加了50多万亩,工厂越来越多,老百姓进厂打工赚钱,生活条件大有改善。“我们这一辈吃苦也值了,总算给后辈留下了一笔财富。”

  几十年来,马伯荣几乎没生过病,倒是前几年围垦工程队解散后,他却因病在家休息了几年。如今马伯荣又出来做老本行,给人抬石头做堤岸。他是闲不住的人,说等过几年干不了重活,家里还有几亩土地可以种点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