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端午佳节临近,包粽子、挂艾草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轮番上演。昨天,在千年古镇临浦镇通一村内的运河段,鞭炮声声,锣鼓喧天,千余位村民聚集于此,简直比过年还热闹。一问才知道,这里要举行划龙舟大赛,以此庆祝节日的到来。
赛龙舟是临浦民间的一项传统活动,每逢端午节前后,百姓都会带上自制的龙舟,下水划舟。据当地百姓介绍,这不仅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是为了祈福,保佑来年平安健康。
据了解,临浦境内水系发达,不仅有南片的母亲河浦阳江,还有西小江、杭南运河和茅潭江等湖面,因此,不少临浦百姓水性都极好,擅长游泳、划舟。再加上民间一直流传着“五月五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身体”的古老传说,久而久之,临浦人端午节赛龙舟便成了一种“约定”,每每节日将至,必然举行。
上午10点左右,竞渡前,通一村的男女老少开始“龙头祭”,由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睛)。
10点30分,4艘村民自制的大龙舟终于“现身”了。只见每艘龙舟的舟身都插着一面古色古香的黄色锦旗,上面贴有:“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运亨通”;舟头和舟尾均为龙形,十分逼真,舟身则为木结构;每艘龙舟平均长约12米,均插着彩旗,五彩绚丽。60多岁的傅三阳是龙舟的制作人之一,也是临浦镇龙舟协会会长,他告诉记者,这4艘龙舟很风光,曾经代表临浦镇参加过好多赛事,这次特意把它们送过来,是想让更多的百姓体味一下赛龙舟带来的乐趣。
临近中午时分,龙舟开始逐一“下水”。这道工序也非常有讲究,首先,村里辈分较高的老人会将一条红绸带系到“头龙”上;然后,下水划舟的村民们还要接受洁净井水的全身喷洒,以达到“驱邪”作用;待鞭炮燃放后,大伙儿才“嘿呦嘿呦”地将龙舟抬下水。
正式的龙舟比赛开始了。村里将比赛队伍分为男队和女队,由村民自发报名参与。48岁的吕春梅说:“我从小在运河边长大,水性好得不得了,虽然没参加过龙舟比赛,但我一定行!”“我练过赛龙舟,只要我们配合得好,就有希望胜利!”村民徐寅江一个劲儿地在为男队加油打气。
“预备,开始!”开赛号令一响,队员们铆足了劲,划着船桨向前冲。运河两边,满是前来呐喊助威的百姓,群情激昂,欢声震天。瞧瞧,这扣人心弦的龙舟竞渡,把端午的气氛一下推向了高潮。
昨天,龙舟比赛的现场,几位农家妇女还绣起了毛线香囊。七彩小鱼寓意“年年有余”,红辣椒则为“红红火火”的意思,这些精致的香囊,将送到镇上困难户的手中,让他们也收到一份节日的祝福和温暖。(张婷 孔春燕 孔令锋 傅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