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寺(旧址)

发布日期:2005-09-07 10:38 访问次数:

    位于城厢街道惠济桥北堍,始建于南齐年间(479—502),初名古崇寺。寺内紫竹成林,故又名竹林寺。后晋天福八年(943),寺僧高昙“得异授而兴医业”,遂扩建屋宇,更名资国看经院。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改赐惠通院。南宋绍定六年(1233),医僧静暹治愈了理宗赵昀皇后谢道清的重病,受封为“十世医王”,理宗御书“惠济寺”,又敕赐“晓庵”、“药室”两匾,从此医名远播。后寺院历经沧桑,几度毁建。至清道光年间(1821—1850),第九十二世莲尘师徒以医金所积,复加修建,占地8亩,寺字百十间。传至清末,共107世。民国初年,经楼事益堂失火。1937年,寺院被侵华日机炸毁。1949年后废墟建起民居,今旧址存百年女贞树1株。
    竹林寺以妇科名扬天下,有多部医著传世。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夕,萧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根据市政协议案,在竹林寺旧址建亭立碑,以作纪念。亭为六角石质,额“惠济亭”,有亭联二:“拯世竹林有良药,救民苦海凭医心”;“十世医王名扬神州,万家弱女疴消竹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