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5/2024-80196 | 成文日期 | 2024-07-22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根据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现发布《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欢迎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时间为7个工作日(即从2024年7月23日至7月31日),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等形式向区农业农村局反映,单位书面反映须加盖公章,个人书面反映须署真实姓名和联系电话。
联系人:徐著
联系电话:0571-82634068
联系地址:萧山区蜀山街道潘右路988号萧山农业农村局
附件:萧山区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22日
附件
萧山区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有关单位:
为高质量推进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巩固秸秆露天焚烧治理成效,促进美丽萧山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萧山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标本兼治、科学还田、高效离田、科学焚烧的总体思路,推动秸秆全量、全域、全程科学利用,加强露天焚烧治理,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萧山奋力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区(县)范例提供强有力支撑。
2.主要目标。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管控责任体系,秸秆收储运体系不断健全,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高效离田水平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不断优化,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走在全省全市前列。到2024年底,所有涉农乡镇(街道)建立秸秆收储体系,新建、改扩建1个省级标准化和5个区域性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培育1家规模化农作物秸秆利用主体。秸秆露天禁烧监控覆盖面持续提升,构建秸秆露天禁烧“1530”(1分钟发现、5分钟响应、30分钟扑灭)高效闭环处置机制。到2027年底,积极创建成为省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培育利用本地秸秆量1000吨以上的主体2个以上,全区农作物秸秆离田利用率达到4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7%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
1.建立收储网点。各镇(街道)落实主体责任,以萧山区农林秸综合利用示范镇街创捷成果为基础,加快建立覆盖全区涉农乡镇(街道)的秸秆收储体系。进一步拓宽农事服务中心功能,发挥秸秆综合利用主体作用,推进省级标准化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区域性农作物秸秆收储中心和村级收储网点建设。(各镇(街道),区农业农村局)
2.完善收储运机制。镇(街道)秸秆收储中心建立秸秆收储运机制,推动农作物秸秆应收尽收;鼓励规模种植大户科学做好农作物秸秆离田工作,探索将散户农作物秸秆纳入城乡垃圾收储和处置体系。(各镇(街道),区农业农村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二)高效实施秸秆综合利用
1.推进科学还田。因地制宜实行全量或部分粉碎还田,鼓励不适宜农机作业地区推行秸秆覆盖、就地堆沤等模式。科学运用低留茬收割、深翻、深松、深耕等技术,推广秸秆配施腐熟剂,开展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影响的监测和评价,不断优化还田模式技术,提高秸秆科学还田水平。
2.培育利用主体。按照“市场运作、产业发展、政府扶持”的原则,通过政策推动、项目带动、补贴促动、合作联动等措施,促进技术提升、装备升级、产品迭代,推动农作物秸秆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培优扶强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较高、综合利用量大、服务带动力强的秸秆利用企业。重点扶持新建或改扩建年利用辖区内农作物秸秆1000吨以上的企业。(各镇(街道),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
3.拓宽利用渠道。畅通农作物秸秆利用企业的产品销售渠道,健全服务链,促进产销对接,推广使用以秸秆为原料生产的食用菌基质、育秧基质、生物质炭、燃料、边坡覆盖物等产品。(各镇(街道),区农业农村局)
4.加强模式创新。推动破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瓶颈。支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列入各级农业科技项目,加大“秸秆+”高值利用的研发力度,探索农作物秸秆利用新路径,打造一批可操作、能落地、可推广的秸秆利用模式。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提高散户秸秆离田积极性。(各镇(街道),区农业农村局)
(三)依法推进秸秆露天禁烧
1.加强执法巡查。完善露天禁烧常态化执法和巡查机制,指导镇街定期开展露天焚烧巡查。区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区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在易发秸秆露天焚烧时段,开展联合督导帮扶,确保各地秸秆露天禁烧各项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
2.突出问题发现。加快露天焚烧高位瞭望设施和监控平台建设,以“两路两侧”和耕地覆盖面积为最大公约数,优化点位布局,落实火点发现主体责任,各地高位瞭望产生的全部数据要接入“生态智卫”平台,实现露天焚烧信息共享共用。发挥基层组织能动性,畅通秸秆露天焚烧群众举报渠道,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局面。
3.提升处置能力。加强“技防+人防”,依托基层治理“141”体系,建立健全秸秆露天禁烧管控责任体系,以镇(街道)、村(社区)为主体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包村联户、包干巡查无死角,不断优化完善预警、发现、交办、处置、反馈流程,实现露天焚烧问题快速高效闭环处置。
4.强化通报问责。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对各镇(街)露天火点情况进行通报,实行清单化管理。各镇(街道)要强化对露天禁烧工作落实情况的巡查检查,全方位、多渠道曝光反面典型。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统筹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力量,压实镇(街道)属地责任,建立定期调度、会商、督导和通报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确保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要素保障
持续深化资金统筹整合,因地制宜研究制定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有力支持秸秆科学还田、收储运体系建设、利用主体培育、宣传引导等工作。区级相关部门按职责制定落实扶持政策。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负责秸秆露禁烧监管长效机制;区农业农村局牵头完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机制;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加强对秸秆露天焚烧的行政执法和日常巡查;区发展改革委支持重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区经信局支持秸秆作为工业原料利用;区科技局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转化;区财政局统筹相关资金支持高质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区税务局落实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区市场监管局支持秸秆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研究制定;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负责秸秆收储和综合利用项目用地保障。各镇(街道)负责建立秸秆收储体系和镇(街道)秸秆收储中心。
(三)强化考核奖惩
把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工作列入乡村振兴、美丽萧山、“无废城市”等考核内容,制定秸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考核权重。强化督导检查,督促秸秆焚烧管控不力的镇(街道)抓好整改。
(四)强化宣传引导
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正面宣传和科普教育。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抓住重点生产环节、关键农时季节,利用宣传车、宣传栏、村口电子屏等形式,结合农民培训、科技下乡等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政策及典型做法,不断提升秸秆禁烧工作宣传覆盖面,营造全民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