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26/2025-78682 成文日期 2025-09-09
发布机构 区应急管理局 主题分类 安全生产监管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应急管理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9-09 10: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分享:

朱叶平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加强政府对企业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对事故发生要从重从快处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收悉。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提案指出了当前我区在安全生产监管、事故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围绕监管队伍建设、监管机制完善、执法力度强化及源头治理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体现了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关切和对建设平安萧山的强烈责任感,我们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突出位置,持续完善监管体系,压实各方责任,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然而,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正如提案所指出的,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我局对此高度重视,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讨论。现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您提出的主要问题和建议回复如下:

一、直面现存问题,精准施策破局

针对您提出的当前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三方面主要问题,我局完全认同并深感责任重大,在解决措施上我局已有相关工作部署,后续将进一步强化工作效能、拓展优化举措。

(一)补强监管力量,破解供需差距

我区作为经济强区、制造大区,企业数量庞大,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众多。据“萧然安宁”系统核查生产经营单位数据来看,全区注册的生产经营单位(场所)已达32万余家,这些生产经营单位分布散、变化快,部分行业企业安全基础相对还薄弱,我区安全生产监管力量,特别是基层监管力量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队伍结构、人员能力与新形势下的高强度、精细化监管要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针对这一问题,我局已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一是不断夯实基层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基础和力量,持续深化基层应消体系建设,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区域范例筑牢安全防线,强化应消站、专职队实战实效作用发挥,提升基层队伍发现风险、迅速响应、前置处突能力水平;二是区安委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持续深化“1+12”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规范运行工作例会、风险研判、督查检查等工作机制,凝聚行业监管合力,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风险管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优化完善安全生产源头防、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五防”治理体系,全力提升风险管控、隐患整治和应急逃生能力,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社会影响突发事件;三是积极开发“萧然安宁”系统,旨在建立“预防在前、综合治理、源头化解、打早灭小”的患源治理工作机制,系统秉承大平安集成理念,充分发挥萧山在数字赋能社会治理中的扎实基础和成功经验,将32万家生产经营单位全量纳管,以“线上集成、线下运用”思路,形成风险信息全域集成和隐患治理全链汇总,积极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生产防线质量。

(二)提高执法能力,适应监管需求

我局作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统筹全区面上安全生产工作。但安全生产涉及的专业领域广、技术更新快,对监管人员学习新技术、工艺、设备的能力要求高;加之随着经济发展,多业态等新兴、交叉、融合业态不断出现,对监管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我局已将提升干部队伍专业素养作为核心工程,并一以贯之落实相关举措。一是围绕我区产业特点和最新法律法规标准,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季度、月度培训计划;邀请安全生产专家、高校学者等授课,不断提升监管人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二是建立健全岗位技能考核制度,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三是组织开展技术检查员招聘录用工作,通过招聘专业人才以填补应急管理执法队伍“人手缺口”和“执法缺口”,强化应急管理执法专业力量建设。

(三)聚焦重点行业,化解管理难题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年轻人就业选择增多。一些传统行业,特别是建筑、环卫行业等技能、学历要求不高的行业,高龄从业人员占比增加。建筑工地、城市道路等工作场所本身就存在较高的作业安全风险,高龄老人参与此类工作更加剧了企业自身安全管理的难度,也给政府安全监管、事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

针对这一涉及面广、成因复杂的深层次问题,政府、企业、社会需协同发力,疏堵结合解决问题。一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对用人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刚性约束,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规,严查企业违规用工行为。二是要加强重点监管。建议人社、住建、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要重点关注建筑、垃圾清运(处理)、物业保洁等从业人员年龄结构特殊的行业,重点监管企业用工管理(劳动合同、工伤保险参保情况)、安全教育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使用、超龄人员岗位安排与健康管理等情况。三是要加强社会引导与保障联动,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相关岗位安全风险,积极拓宽适合其年龄特点的就业渠道,逐步推动问题解决。

二、聚焦深层问题,持续深化举措

结合您的宝贵建议,我局将从四部分内容出发,不断优化完善工作举措,并抓紧抓牢各项举措有效落实。

(一)建强监管队伍,夯实基层基础

重点强化基层安全治理能力,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一是持续推动基层应消体系建设。在100%完成应消站全覆盖的基础上,指导镇街应消站建立健全例会、提示、督办等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应消站“小安委办”“小防减救灾办”作用发挥。二是持续推进应急消防应用与“141“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提升专职消防队员专业能力,扎实开展安全“五进”工作,全力打造群防群治新局面。三是建立健全基层执法跟学、业务培训、技能比武等多元帮扶机制,全面提升镇街执法办案能力和隐患排查水平。

(二)完善协同机制,提升监管效能

持续深化完善体系机制,不断推进安全监管体系迭代升级。一是继续深入探索完善责任体系建设。以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及职责分工调整工作为契机,强化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安全监管责任,科学拟定各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新业态、职能交叉领域安全管理职责,着力消除监管盲区和死角。二是聚焦数字赋能,迭代升级“萧然安宁”隐患排查治理系统,有机整合公安、消防、住建、卫健等区级系统数据资源,系统科学设置12个行业领域、65个具体场景,精准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三是强化企业自查,依托“萧然安宁”系统,持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指导企业精准开展企业自查和隐患排查,提升安全监管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三)加大执法力度,严肃事故调查

坚决贯彻“严”字当头,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依法依规实施“从快从重”处理,形成强力震慑,筑牢安全防线。一是强化法律支撑,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停产停业整顿、吊销相关证照、罚款、行业禁入等处罚措施;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涉嫌犯罪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强化事故调查处理与追责问责。严格遵循事故调查“四不放过”原则,对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第一时间响应,迅速组织力量依法依规严谨调查,严肃追究事故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三是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对查实的举报案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切实“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四是常态化落实“一月一通报、二月一曝光”,在《萧山日报》、萧山发布等区主流媒体上公开曝光典型案例。

(四)聚焦源头治理,筑牢安全根基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源头管控各类事故风险。一是提高准入门槛,选择优质单位。协助有关项目业主方做好招标单位安全生产相关资格审查工作,在政府采购与工程招投标环节,依据法规政策,将安全许可、管理能力及过往事故、违法记录作为准入和评标硬性依据。二是聚焦警示教育,提升长治效能。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工作,公开通报典型事故案例的简况、原因、问题、追责结果,通过警示片、专题培训等深化剖析,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共识,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三是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持续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效率,着力构建“不敢违、不能违、不想违”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我局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坚决扛起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全力推动我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