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的发展,让“网约车出行”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我区共有7家网约车平台、1.8万名日活跃司机,日均订单约12.5万单。针对现状,如何能“管得住”又“服务好”?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创新探索的网约车源头管理体系,发挥了妙用。
今年以来,萧山交警搭建起“对话—共识—共治”沟通机制,逐一邀请全区7家网约车平台负责人进行专题交流,推动网约车管理从“单向监管”向“协同共治”转型。根据《网约车行业安全管理规范》,明确“司机资质审核、车辆定期检测、交通安全培训”等核心管理标准,进一步强化平台负责人法治意识与风险预判能力。
为了解决宣教覆盖难等管理难点,萧山交警通过企业微信点对点提醒、网约车接单App弹窗提示、重点司机宣教预警提醒等机制,实现宣教对象全覆盖、重点宣教无遗漏。同时,指导各网约车平台组建由1名交通安全员牵头、多名宣教员协同的交通宣传队伍,落实每周期网约车司机宣教工作,增强行业自治力。
在宣教内容方面,“季度更新机制”是“保鲜”的关键。萧山交警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季节行车风险等要素,分类嵌入安全驾驶技巧与应急处置指南;推出“安全问答挑战赛”,邀请“零事故、零违法”的模范司机分享安全驾驶心得,至今已精准送教30余次。
聚焦司机“急难愁盼”,立体化服务体系亦获得不少司机点赞。在就餐方面,萧山交警对接区总工会,将网约车司机纳入“爱心驿家”服务保障体系,为司机提供“10元特价餐、免费简餐及折扣餐”等服务。针对“休息难题”,萧山交警联合萧山环投集团城发公司推出“潮汐共享暖心停”服务,在全区开放5处专属停车场,并内设司机休息室、无人超市、卫生间等设施,每日22时30分至次日6时30分提供免费停车服务,累计释放车位1795个,为深夜运营司机提供“暖心港湾”。 (蒋超 陈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