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8/2025-78610 成文日期 2025-08-15
发布机构 区民政局 主题分类 社会福利
文号 萧民建字〔2025〕7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8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9-05 17:5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民政局
分享:

沈国明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打造综合性养老服务模式 助力幸福“夕阳红”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萧山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36.73万人,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万人,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达4.68万人,老年人口规模位居杭州所有区县市首位,老龄化比例达到27.86%,失能半失能老人2.6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7.24%。全区现有运营中的养老机构24家,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6家,村社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01家,助餐服务机构230家。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我区谋划实施“大社区养老”体系、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健康养老氛围营造等改革任务,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奋力打造“老有康养”的萧山样板。

(一)系统构建“1+X+N”大社区养老体系

针对区域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多点散状、功能设置不全、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在全省率先提出“大社区养老服务圈”概念,即打破传统的镇街、村社行政区划和管理的固有模式,结合老龄化发展程度、老年人口密度、空间跨度等因素划定服务圈,从而实现统筹更有力、资源更集约、服务更专业、群众更有感目标。目前,我们联合专业机构,在全区22个镇街划定54个大社区养老服务圈,在服务圈内逐步完善构建“1+X+N”服务体系,“1”即康养联合体为服务圈核心,依托专业团队向服务圈内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照护服务,并逐步统筹服务圈内专业照料、康复护理、养老服务等资源,目前已落地布局康养联合体28家,实现镇街全覆盖;“X”即村社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能够向本村社居民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文化等基础性服务,目前已实现村社全覆盖;“N”即集成政府、市场、社会等资源,提供“基本+特色”服务项目和场景,目前已探索形成“物业+养老”、陪诊银发、适老化改造、萧膳养助餐等特色场景。

(二)试点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改革

针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内容相对单一、资金使用绩效不高、服务队伍专业性不强、服务覆盖率不足等问题。为此,今年我区启动以城厢、北干、蜀山、新塘、新街5个镇街为试点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加强区级统筹,明确“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财政资金执行率、助老员持证率、老年人获得感”四大核心指标,通过“区域统采、服务多源、充分竞争、老人自主”,改变原有镇街分散采购、选择单一的传统形式,保障老年人自主选择权,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行业的良性竞争和专业水平。拓宽服务项目,立足于省市政策接轨、长护险互补、老人需求回应,结合蹲点访查、能力评估、满意度回访等工作,针对老年人急需的上门助餐、陪诊就医、康复护理等需求,从12项基本生活类服务内容拓展至涵盖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六大类39项基本养老服务项目清单,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专业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三)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萧山区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等7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的通知》(浙卫发〔2017〕104号)等文件规定,在推进区级医院能力提升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提升,优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划布局。截至2024年底,全区22个镇街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家;建有一体化运作的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288个,“15分钟医疗服务圈”已基本建成,基层网底医疗资源不断优化。同时立足解决居民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2022年以来,着力推进“健康大脑”建设,打造以“五个不出村”(慢病配药不出村,监测服务不出村,常规检验不出村,入院办理不出村,康复护理不出村)服务为核心的基层一站式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夯实“1+X+N”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数字赋能优化服务生态,基于大社区服务圈内所有养老服务设施的终端设备数据采集,适度融合医卫等政府数据,聚焦服务、运营、安全,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应用,提高服务体系质效,提供多元精准供给。优化全区养老服务设施“一张图”,梳理现有资源分布情况和近远期规划点位,提出布点建议方案,为镇街“大社区养老服务圈”的科学划定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持续推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改革。围绕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财政资金执行率、养老护理员持证率、老年人获得感等核心指标,健全服务商、服务项目、服务人员三个层面的标准、流程规范体系,确保标准可依、规范可循。设置服务绩效观察点、健全服务商考核赋星、开展老人满意度回访闭环,服务工单的实时抽查,实现运营闭环和高效监管。

三是多渠道推动康养联合体龙头带动作用。多渠道落地康养联合体点位,推进养老机构落地补缺或挖潜社区闲置存量用房转换建设康养联合体,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细化制定服务标准和绩效监管办法,充分激活其圈层中的核心作用。同时打造好标志性样板,以养老优秀案例为基础,在陪诊、助餐、助医等多方位形成更多群众可及可感可享的服务场景,提炼推广迭代更多成熟做法机制模式。

以上是对您的答复,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同时也希望您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

(承办联系人:贺军    联系电话:896157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