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5/2025-79179 | 成文日期 | 2025-08-21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萧农提字〔2025〕17号 | 有效性 |
陈杰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打造萧山特产共富品牌,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建议》收悉。您的提案立足萧山历史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针对特产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业态创新等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经认真研究,经我局主办、文旅局、市场监管局协办,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区特产产业发展及品牌建设现状
1.顶层设计优化。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地方特产产业发展,围绕“产业兴旺”目标,持续推动特色产品品牌培育、产业链升级和三产融合,在品牌培育方面,“萧山本味”成为涵盖全区特色农产品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对外做好本土农产品品牌推广工作。“萧山萝卜干”已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年产量超5万吨,产值突破=5亿元,形成了“梅西八字桥”“党山酱萃”等特色品牌,成为萧山的“金名片”;“湘湖龙井”等本地茶叶通过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加工,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年产值约8000万元;萧山甲鱼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市场认可度逐步提升。萧山也获评
2.产业链延伸。依托食品工业协会、茶业协会等平台,推动15家龙头企业开展深加工研发,开发出萝卜干休闲食品、龙井茶糕点等20余种衍生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结合“直播电商进农村”工程,培育特产电商主体50余家,拓宽了销售渠道。在文化融合方面,加大对农文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的扶持力度,不断丰富“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康养”等融合发展新形式,在湘湖景区、非遗展厅设立特产体验区,年接待体验游客超10万人次。立足资源禀赋,探索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新消费模式,大力发展运动休闲、房车露营、低空旅游、乡村咖啡等。2025年培育示范效应明显的农文旅融合产品不少于3个。加大对文物古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推动龙灯胜会、细十番等乡村非遗技艺、民俗节庆创造性转化,全面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文化驿站、非遗工坊、乡村博物馆等,拓展乡村公共服务空间的旅游服务功能,鼓励社会力量研发一批兼具潮流元素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3.特色品牌保护。市场监管部门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纳入区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及品牌建设大保护范畴。已完成萧山梅干菜、萧山花边等12项特产的商标注册调研,计划年内启动首批商标申报工作。执法监管强化,围绕有无商标侵权、虚假宣传、过度包装、质量违法、食品违法、价格违法等展开执法检查,确保执法不走过场。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力量68人次,检查经营单位143家,立案茶叶案件3件,办结2件,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深化“政府主导、国有资本运作、市场化推广”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多方协作,发挥全区“萧山本味”品牌工作专班力度,联合解读政策、协调资源,提请区政府制定下一轮萧山区农产品的品牌政策扶持方向,积极鼓励农业集团、企业申报“浙江制造”、“名特优新”农产品,推进我区农产品品牌跨跃发展。
2.推进共富品牌建设,完善商标保护体系。进一步推动“萧山本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以“萧山萝卜干”“湘湖龙井”等产品为核心,整合萧山梅干菜、萧山青梅等资源,打造“一核多品”的品牌矩阵。鼓励“土特产”优势产业的头部企业牵头开展产业链提升整合,发挥集聚集群集约发展的规模优势,鼓励企业科研攻关,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强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建立“一品一标一码”溯源体系,依托区块链技术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流程追溯,消费者可通过扫码查询产品信息。推进地理标志使用,针对“杜家杨梅”“萧山大青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尚无企业申请专用标志的现状,邀请多部门召开工作推进会,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指导乡镇企业完善申请材料,跟踪审批进度,力争早日实现专用标志的“零突破”。定期举办地理标志产品所有者、使用者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班,通过培训提升市场主体依法使用标志、主动维权意识,配套建立维权服务站提供法律咨询,为地理标志保护构筑坚实法治屏障。
3.深化三产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出“shang萧山”乡村旅游品牌体系,统一设计形象标识,整合临浦柿子季、所前杨梅季、戴村郊野运动季等子品牌,深化实施产品创牌行动,做精乡宿、做美乡宴、做丰乡礼、做特乡趣。精心设计经典乡村旅游线路,争取纳入省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走出去寻新机,前往上海、南京等乡村旅游重要客源地,开展宣传推介;请进来谋发展,加强与区内外知名旅行商、CP等重大活动IP的战略合作,组织乡村踩线考察,做大乡村旅游朋友圈。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农超对接会、网上农博会提高产品知名度,提升我区“土特产”的市场竞争力。培育“特产+电商+直播”新业态,与抖音、淘宝等平台合作开展 “萧山特产专场直播”,培训农村主播,提升线上销售额。
4.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育。从高校入手,积极开展校园招聘,加强农业品牌行业人才引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人才开展分层次、精准化培训,帮助提升职业发展水平。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诚挚邀请您继续关注萧山农产品品牌发展,多提宝贵意见,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