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安居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发布日期:2025-09-22 09: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签约前要注意审查,实地看房和核实资质这两个动作缺一不可。”日前,在“人大有请”之“青年话民主”活动中,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现场解读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指导青年租房“避坑”。

租房是青年来到新城市的必要选择。为深挖青年扎根的土壤,拓展青年生长的空间,在紫橙国际的书吧,区人大常委会开展“青年话民主”活动,通过一场深入的青年对话,精准对接青年的租房需求,为青年安居护航。

减轻青年负担

一到毕业季,毕业生就成了租房主力军。

“前面区住建局科长讲的找房网站、平台、避坑的注意事项等,我们都不知道。之前要租房了,我们就在小红书、抖音这些地方看,相对来说价格更便宜一些。”西电杭研院学生刘伟炜是萧山本地人,很多将要毕业的学长学姐都会来找他,让他推荐优质房源。

西电杭研院作为高能级科创平台,学子大多能享受萧山的人才租房政策,但包括刘伟炜在内,详细研究过具体政策的学生不多,他们迫切希望全面了解人才租房政策和住房租赁避坑要点。

在萧山一家单位实习的高远,则想了解普通青年的租房优惠。他的诉求引起了现场许多青年代表的共鸣。

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区构建的“7天免费住,半年优惠住,3到5年补贴住”的人才安居体系,团区委介绍了“青春十条”中的青年安居补贴,区住建局介绍了青年住房保障政策体系。

比如,为让青年“有的住”“住得起”,给年轻人起步阶段的温暖,“青荷驿站”就是萧山送给求职青年的一份“见面礼”:线上随时申请,线下拎包入住,7天免费住。这份“见面礼”让不少年轻人敢于来到萧山,愿意来到萧山。

不问来处、不看身份,萧山敞开怀抱接纳每一位前来追梦的年轻人。同时,以最大的诚意,用真金白银的支持,让更多青年在萧山安居。

助力企业“留人”

海纳百川的姿态,为萧山发展凝聚起内生动力,推动萧山向产业更新、动能更足的方向迈进。

科百特就是其中典型。2011年,科百特入驻河上镇,紧抓行业风口,产品从单一的水过滤器材拓展到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过滤领域。员工也从260人增长到近8000人。科百特办公室主任谭默晗说出了自己看到的员工住宿问题:员工对住宿的数量需求大、要求高,对配套需求也高。

来自萧山东片的荣盛集团李凯深有同感:“随着浙江绿色智造产业新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益农镇,遇到了跟科百特员工一样的问题。”

如今,南片、东片的镇街迎来了产业发展的热潮,但形成青年宜居的氛围仍需要一定时间。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跟随城市发展脉络和产业发展轨迹,对政策体系和租赁市场作出引导,根据企业需求合理布局公租房。针对年轻人的搜索习惯,将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进行科普,“请大家放心,今天提到的问题,我们都会逐一梳理,并且与其他部门进行联动,努力让青年能够进来就留下来。”

产业聚人、服务留人,科百特、荣盛等企业为萧山吸引了大批青年,萧山也将回馈以更健全的安居保障,助力产城融合,真正让青年扎下根、留住心。

“人大有请”更加开放

青年是城市的未来,安居是幸福的基石。

活动中,盈丰街道立涛园居民、无忧传媒员工和外卖站长分别从高层次人才、主播队伍和新就业群体的视角出发,诉说遇到的租房困境。可以说,包括毕业生和企业代表在内,这次发言的青年代表涵盖了大部分租房群体。

如何选择这些代表?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前期,我们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各行各业、各个地方的不同租房群体,并在不断对接的过程中,精准选出青年代表,邀请他们参加活动。我们将持续跟进,助力破难。”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言的青年均非人大代表。这并非本末倒置,而是最大程度让青年与相关部门面对面沟通,增强青年在萧发展的信心。

此外,本次活动发言人数较前两次活动要少,问题也更加集中。“这些都是有讲究的。首先,部分人大代表对青年租房压力的感知可能不足,所以我们选择以更开放的姿态,让更有代表性的青年来参加。其次,租房的共性问题突出,着重解答大家的需求,能精准提升青年生活品质,进一步保障青年安居。”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青年代表高远开心地说:“这种形式非常好,我们提出疑问,领导们来替我们想办法,回应、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接地气。而且对于我们关心的问题,后续还会给我们反馈,感觉特别安心。”

未来,区人大将实时跟进青年对安居的需求,让青年从“路过”到“扎根”,激活青年归属感。(周珂 蔡少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