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萧山“两新”深度融合22条发布

发布日期:2025-09-02 09: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近日,萧山区召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大会,发布《萧山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快先进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今年7月底的萧山区委全会聚焦科创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加快萧山转型跃升。一个月后,萧山大规模、高规格召开新型工业化大会,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彰显了萧山发展科技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心。

“两新”融合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具身智能自动化产线协同”场景实现工序间自动流转、多维度产品质检,大幅提升瑕疵检出率;“工艺参数智能配比”场景把经验变成可复用的知识,缩短工艺设计周期,减少设计错误;“化纤制造具身智能上料”场景实现上丝智能、精准减员,降低原丝碰伤率90%以上、搬运成本降15%……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时代新命题,更是当前萧山的必答题。会上,萧山区展演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十大场景。其中,8个场景可提高效率30%以上,7个场景可提升准确率15%以上,6个场景可减少人工一半以上。

萧山拥有17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是全省制造业场景最丰富的区县。萧山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年初开始,通过走访企业、摸排需求、开展专题座谈会,结合萧山实际与企业需求,筛选出了这批具备“一点突破、行业受益”特质的十大场景。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萧山在全省首创了“场景券”政策,整合超2亿元资金形成人工智能赋能“五券”体系,围绕十大场景开展揭榜挂帅。有专家表示,此举把训练场景放到了工厂一线,通过一点突破,实现行业受益。

接下来,萧山还将结合人工智能三大社区,建设赋能载体,全力推动“AI+新制造”成为萧山经济新标识、浙江制造新品牌。比如,在会上揭牌的长三角(杭州)AI赋能新型工业化能力中心便是其中一个环节,将凝聚专业力量,与制造业企业共同研发应用模型与解决方案。

《意见》发布 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与活力

去年,萧山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这个数量即便放在地市级维度也能排到全省第五,且命中率高达1/3。此外,19家次企业产品入选国内省内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两年翻一番。

一连串亮眼的数据背后,是萧山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这两年,萧山在科技创新方面可谓是“环环相扣”。“北斗七星+”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进一步扩大,致力于打造“企业研发在平台、成果转化在平台、裂变孵化在平台”的创新生态。一区同时坐拥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放眼全国也是屈指可数;萧山还落地了以人工智能应用(医疗)中试基地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队”平台,以及一大批国家级产业中试平台、省级概念验证中心。

此次发布的《意见》,即“两新”深度融合22条,牢牢把握科创引领、智造变革、人才驱动、青年聚力“四大关键”,紧扣“2+3+X”先进制造业体系和“5+N”未来产业体系建设,打好“强创新、降成本、拓市场、优保障”系列组合拳。

正如萧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意见》时所说,此次政策有三大导向:一是以企业的获得感作为根本要求,促科研、降成本、拓市场,让企业看得懂、用得着;二是以厘清政企责任事项作为准绳依据,政策做加法让企业强筋健体,做减法让企业轻装上阵,做乘法让企业事半功倍,做除法让企业解除后忧;三是以尽力到无能为力作为最高标准,拿出更多“真金白银”为企业强底气、提信心。

“企业求新求变求突破,我们给枪给炮给弹药。”萧山区委主要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并向广大企业家抛出了“四给四助”的方法论——给能力,助大家向新进军;给机会,助大家拓市增销;给实惠,助大家降本减负;给服务,助大家茁壮成长。

据悉,萧山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累计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50家、十亿元以上企业60家、五十亿元以上企业20家、百亿元以上企业10家,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以上、重点“小巨人”企业20家以上,全力打造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高地。(方亮 何文静 毛越 张文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