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萧山经开区钱湾生物港,湘湖实验室九号楼与八号楼(湘湖实验室科创中心)被一条百米空中连廊紧密相连。连廊左侧,科学家们攻坚农业“卡脖子”技术;右侧,企业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一幅“左创新、右创业”的图景在此铺展。依托“高能级科创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孵化器+加速器”模式,这里正构建起“源头创新—概念验证—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
丁宝建博士团队的害虫信息素项目,是这套体系的生动实践。该项目以植物为底盘生产害虫信息素,成本仅为传统化学合成法的十分之一。在概念验证阶段,实验室现代农学与生物制造概念验证中心全程护航:组织多领域专家召开农药登记验证会、提供关键技术催化、优化生产工艺、完成极端环境测试,从多维度为项目夯实基础。目前,该中心已入选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专项试点、省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布局清单等,成为打通转化“最初一公里”的关键支撑。
项目进入孵化阶段,湘湖实验室科创中心迅速响应。不仅协助团队完成公司设立,还引入牛津智能“AI+技术估值”服务,破解“技术定价难”瓶颈,助力项目获得千万级天使投资意向。企业入驻后,湘湖实验室科创中心的十大服务体系持续发力,从企业创办、政策申报等前置服务,到成长跟踪、知识产权规划、投融资对接等后续支持,构建起全周期赋能生态。如今,八号楼内“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加速成型,技术协作在楼宇间自然生长。
“我们始终践行‘1+3+N’农业科技转化模式。”湘湖实验室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以实验室为核心驱动源头创新,通过“概念验证破题、孵化加速塑形、产业落地变现”三阶跃迁打通转化链,再聚合政府、资本、学术等N方力量构建共生网络,形成“创新—转化—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已有26家科技型企业在湘湖实验室科创中心扎根,累计注册资本近亿元,多家获评萧山区“5213”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累计获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未来,湘湖实验室科创中心将向“浙江省顶尖型孵化器”“部级卓越级孵化器”目标迈进,持续升级成果转化能力。当实验室的论文变成田间地头的技术成果,这里的“实验室经济圈”正让农业科技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加速成为创新价值迸发的“最先一公里”。(何可人 徐状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