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28/2025-77784 | 成文日期 | 2025-08-08 |
发布机构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 | 主题分类 | 土地,城市规划 |
文号 | 有效性 |
丁郡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以规划为引领助力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区经信局、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萧山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正以创新之姿、开放之态,全方位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结合最新的工作,我们对提案涉及的内容进行了梳理:
一、聚焦青年乐业,筑造机遇之城
一是构建创新空间网络,推进新兴产业布局。重点推进沿钱塘江创新走廊的新兴产业重点载体布局,聚焦构建“一廊多片”的创新空间。一廊,即钱塘江创新走廊。沿钱塘江布局,串联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萧滨合作区、钱江世纪城、江南科技城、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等重大创新平台,成为集聚萧山总部经济、信息金融、科技创新、视觉智能、先进制造、生命健康等功能的创新走廊。多片,即沿钱塘江创新走廊分布的重点创新平台。包括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萧滨合作区、钱江世纪城、江南科技城、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萧山市北片区等。同时培育新兴赛道,激发创新动能,重点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文化创意、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青年青睐、前景广阔的领域。二是开展工业有机更新,加快片区高质量发展。更新存量工业用地,推动低效用地开发,释放空间载体,蜕变为创新产业的集聚地。同时加强配套服务,提升工业园区软实力,引入运营服务团队,为园区吸引人才、延链补链提供助力,配备商业街等活力设施,吸引青年人才入驻,让传统工业园区成为青年释放创新活力的全新舞台。
二、聚焦青年需求,塑造品质之城
一是提供多元化居住空间,实现青年住有所居。注重青年人才的居住需求,结合环境良好、交通便利、靠近产业地区布局居住空间,显著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公寓、人才公寓供应,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建立租购并举、公共保障的住房供给体系,基本实现职住平衡。人才专项租赁住房方面,我区建设了多个人才公寓项目,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有亚运村宁巢美地人才公寓、聆空人才公寓、立涛园共计6000余套。正在建设的有市北人才公寓和浙大科创中心人才公寓,预计明年年底之前会全部投入使用。保障性租赁租房方面,目前我区已筹集建设保租房5.2万套(间),可为在我区就业的新青年提供一定的租房需求保障。同时,为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我区鼓励支持厂区园区等自建职工宿舍(公寓),积极申报保租房认定。二是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构筑全龄友好环境。青年真正向往的是一座能让家人安心、让孩子成长、让老人舒心的城市,需要构筑全龄友好环境,让每个年龄层都能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与发展可能。针对公共配套设施较为缺失的问题,我局在详规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部门、街道、社区、居民各方意见。积极做好上位规划、上级政策、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解读和落实。尽可能补齐目前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社区服务、养老、停车等方面短板。重点完善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和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的服务设施,打造合理的公共设施体系。
三、 激发青年活力,营造活力之城
一是丰富多元文化与休闲场景,打造城市活力新地标。作为我区青年比例最高的城市新兴片区,钱江世纪城规划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国际青年交流中心等高能级服务设施,打造钱塘江南岸一流城市地标,在繁华都市中为青年提供一方心灵休憩地。在大运河沿线城市更新片区,以文化焕新推动空间蝶变,创造青年活动空间。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东巢艺术公园挖掘萧山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吸引青年主体为导向,合理优化功能布局,完善服务配套设施,创新推出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激发街区新活力,打造集历史记忆与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区域文化新地标。二是构建多层次商业服务体系,营造青年友好商圈。为弥补商业配套设施的不足,我局在详规编制中根据分层控制,分层配套的原则,优化商业服务设施的用地布局,规划大型商业商务用地,为打造商业综合体预留空间。同时以商业综合体为核心载体,深度激活“萧然青才卡”资源聚合效应,通过创新消费场景、拓展生活体验,构建兼具活力、趣味性和归属感的青年友好商圈。
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两级三类”各类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萧山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12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分批次陆续完成编制并获批复,详细规划已实现全域覆盖,规划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随着各类政策逐步完善,各类项目逐渐建成落地,萧山将打造青年向往的创新创业、宜居宜享、乐游乐活、成长成才之城。将青年视为城市最宝贵的资产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倾听其心声,满足其期待,赋能其梦想,同创一个充满活力、机遇与无限可能的未来之城。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