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幼教共同体八大数智场景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

发布日期:2025-08-06 09: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日前,全球智慧教育大会组委会公布2025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名单,萧山区数智幼教共同体八所幼儿园凭借创新实践案例脱颖而出,入选国家级优秀案例。

浏览这八个案例,不难发现,它们都通过数智技术的创新利用,推动着学前教育的提质增效。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成长,数据总能为教育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科学依据。

在学生成长上,开悦幼儿园以“未来儿童驾驶舱”系统为核心,实现了对幼儿管理、健康、教学全场景的覆盖。AI运动场能动态追踪幼儿动作发展,个性化餐单精准匹配营养需求,推动教师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

开启幼儿园也依托物联网与无感采集技术,构建覆盖晨检、运动、午睡等7大环节的“网格线”场景。教师凭数据靶向设计活动,家长通过“掌上空间”接收科学育儿建议,实现保教从群体粗放向个体精细的进化。“成长有痕”系统自然采集幼儿一日活动数据,形成动态成长画像,助力教师精准设计活动,为家长提供科学依据。

南阳第一幼儿园则针对新教师的成长,打造了“暖阳大脑”,基于“暖阳十力”素养模型,构建了“数据诊断—精准供给—动态生长”的培养体系。AI课堂分析系统采集18项指标生成教师数字画像,为新教师推送AR实训课程,为骨干教师接入学术共同体,破解了传统培训“一刀切” 的难题,让教师成长路径可视、可溯、可优化。

蜀山街道的向阳幼儿园则把目光放在了托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这一细分点,针对 2—3 岁幼儿特点构建“三芯・三域”教研模型,借助相关工具捕捉幼儿行为与情绪,将生活护理、游戏互动等场景数据化,推动托班照护从经验模糊走向科学精准。

数智技术也让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更加可知可感。

河上镇中心幼儿园的 “云约・留痕·人机·虚境:农村幼儿园国遗数智活态传承的教育实践”,立足当地非遗资源,构建四维场景。AR工坊还原扎龙技艺,VR场景演绎民俗故事,数据留痕系统记录幼儿探究轨迹,让乡土文化在幼儿心中扎根。

开诚幼儿园的 “AI助力节气教育:幼儿园智慧教学的创新实践”,以节气为切入点,借助智能机器人生成教学主题,利用AR技术创设沉浸式互动空间,将习俗体验转化为劳动教育与科学探究,让传统节气文化深度浸润幼儿心灵。

还有教育资源的链接和突破,宁围街道的星辰幼儿园的 “三维‘链’动一键预约:家园社互联约课场景创新实践”,就通过 AI平台打造 “一键预约”系统,打破了家园社之间的资源壁垒。譬如家长可发起“茶农体验日”,社区能开放杭帮菜博物馆供研学,幼儿园也共享社区阅读馆,三方通过“申报—预约—开课”三步流程,激活了大量闲置资源。“链广场”的打造,实现了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让幼儿园从封闭式园所转变为社区教育枢纽,构建起“人人可发起、处处是课堂” 的共生生态。

技术赋能教育,数据服务成长,从幼儿成长轨迹的动态捕捉到教师专业能力的分层培育,从家园社资源的高效联动到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传承,这些萧山数智幼教共同体的创新实践,正在积极推动形成“数据驱动—精准支持—生态协同”的智慧教育闭环,为区域学前教育数字化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让教育更加精准、温暖而充满力量。 (王俞楠  郎露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