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5/2025-77719 | 成文日期 | 2025-07-31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文号 | 萧农提字〔2025〕5号 | 有效性 |
王登承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引擎,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科学规划方案、加强建设管理,确保数字乡村建设取得实效。我区积极开展数字乡村样板村创建,截至目前,我区已成功创建数字乡村样板镇(村)56个,其中8个为市级样板村。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也重视对数字乡村实施方案的评审和创建过程的管理。在方案评审中,充分结合乡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文特色等基础条件,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实施方案可操作、易落地、能增收。在项目管理上,我区加强对数字乡村建设的管理,印发了《关于加强萧山区数字乡村样板村项目创建管理的通知》。定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督查检查,今年3月份开展了全区数字乡村项目“回头看”,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镇街下发工作提示单,督促相关镇街和数字乡村样板村及时整改到位。在配套政策上,目前市级数字乡村样板村市级财政补助300万元,区级数字乡村样板村与未来乡村统筹建设,不单独安排资金。后续也将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积极向上争取更多配套支持政策。
二、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培训教育,提升数字乡村管理和应用水平。根据《杭州市数字乡村建设指南》中的评价指标,我区建立了由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经信局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联络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具体联络员,项目验收时由牵头部门对相应指标进行打分评价,确保了评价的可靠高效。与此同时,我区也举办了多场数字乡村建设能力提升培训和电商直播培训,邀请了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徐旭初等专家作专题授课,有效地提升镇村两级干部数字乡村建设能力水平。我区积极开展乡村数智生活馆整县制建设,并与运营企业开展全区乡村数智生活馆全域运营服务合作,建立健全乡村数智生活馆运营制度机制,每年开展2次讲解员、数管员培训,积极引导更多新农人、农创客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数智治理,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推动乡村研学、电商销售等领域发展,带动乡村集体经济增收。
三、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数字化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通过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我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全区22个镇街、543个村社5G信号全覆盖。乡村数字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涌现了“沥家园”“临云智”“微信治村”“智慧印章”等数字治理范例。开展浙农码赋能土特产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赋码用码量25万次。我区高度重视乡村数字化顶层设计,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城市智治中心组织开发的区级统建系统“红领通”,贯通了省市各应用场景和全区各部门38个应用场景,实现了全区22个镇街、543个村社全覆盖。同时驾驶舱支持各部门和镇街根据需要对应用模块“托拉拽”,实现个性化定制。萧山区农业农村局以数字化转型为主抓手全力打造萧山惠农“事”数字化为农服务项目,有效整合了省、市、区农业数据资源,实现省级数据资源回落、区级数据资源贯通,并通过“萧山智稻”、萧山区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系统、春耕备耕等一系列的标准化全产业应用,打通萧山区惠农服务全链条体系,让服务与农业通过数字化实现无缝衔接。
四、智慧赋“农”,直播带货,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我区近年来深入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打造“智慧农业”高地,在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面,成果斐然:无人驾驶农机作业、无人机植保、温室智能环控等高效设施已成常态,深刻变革了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实现生产智能化、效率提升与操作便捷。目前,已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工厂8家、省级农事服务中心2个,改造提升农事服务站点8个,构建起智能化农事服务网。智慧应用方面,“智慧水利”、“惠农事”、“智稻”、“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农民批地建房”等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构成“三农”数字化管理服务体系,为精准决策、科学管理和服务提效提供强有力支撑。其中,“智稻”产业化项目获得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信创赛道优胜奖,入围2024年浙江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2024年工信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典型应用案例。
与此同时,我区积极推动浙农优品场景全面应用,持续推进浙农码赋能萧山区惠农事数字化应用各子场景,计划2025年全区“浙农码”赋码用码量达110万次以上。同时通过打造农业电商孵化园,加强孵化培育,提高萧山农业电子商务综合竞争力。我区农业电商孵化园今年上半年共组织了十余场直播电商等专题培训,组织园内外企业外出参与多场线下展销活动,通过多样化线上营销活动助力企业上线上创收。截止6月底,线上平台累计销售额达77184221.53元。
五、总结提炼,示范推广,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我区积极推动有条件的地区打造数字乡村示范项目,并对其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提炼,树立数字乡村建设的标杆,通过举办数字乡村建设培训班、实地参观考察等方式组织其他乡村到示范项目现场开展交流学习,提升全区数字乡村建设的整体水平。
与此同时,我区积极参加数字乡村典型案例和赛事评选活动,并获得了一些成绩。其中,瓜沥镇梅林村申报的案例《“云上”智治,以“小”切口实现“大”智慧》获全国信标委2023年度数字乡村优秀案例。由区农业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申报的作品《以乡村数智生活馆全域赋能平台,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获得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三等奖。今年我区又牵头申报了作品《益农镇“AI智富”联合体建设方案——“空、天、地、脑”一体化安全监测》参加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通过参加案例评选和赛事比选,及时总结提炼了数字乡村建设经验做法,也与其他省市加强了经验交流和传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扎实开展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鼓励镇村根据自身特色,打造特色亮点,争创示范样板,打造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数字乡村样板村。加强农业电商培育和直播培训工作,提升农业产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同时,持续推进前沿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和扩大智慧农业的发展成果,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双向奔赴。助力萧山农业现代化迈上更高台阶。
最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萧山农业产业发展,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