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05/2025-78376 | 成文日期 | 2025-08-29 |
发布机构 | 区科技局 | 主题分类 | 科技 |
文号 | 有效性 |
金鲜花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发展萧山中试基地的建议——建设高标准中试基地,发展高水平产业集群》提案已收悉。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萧山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萧山区中试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中试平台是由企业、专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以市场机制为牵引自愿建设、自主结合,为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提供中试服务的实体,是汇聚各类产业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技术研发转化、性能工艺改进、产品型式试验、性能测试、小批量生产、仪器设备共享、设备应用验证等专业化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的重要载体,更是我区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截至目前,我区已谋划布局中试平台16个,其中在建10个、拟建6个,覆盖集成电路、新材料、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从建设类型来看,我区布局建设的16个中试平台中,由万向钱潮、科百特、恒逸石化等企业主导建设的有8个,由浙大国际科创中心、西电杭研院等高校院所主导建设的有6个,其余分别由政府投资主导和第三方服务机构主导建设。各在建平台已累计投入53.7亿元,开展中试服务32466次,服务企业1578家,技术服务营收8.4亿元,其中纳入工信部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培育名单3家,市级中试基地认定2家、培育3家。
二、关于提案中建议方案的办理答复
在中试平台建设前期,确实涉及审批、资金、土地、环保、安全等多部门、多领域。针对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关于中试平台建设的建议方案,我局积极会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区发改局、经信局、生态环境分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开展对接沟通,重点加大部门协同推进力度,系统性提供要素保障,破解前期建设瓶颈问题。
区发改局对提案中提及建议协调实施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内容变更,提出由于益农“年产68万吨有机硅新材料及高端精细项目”已于2021年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和“合成生物与精细化工中试平台建设运营项目”属于不同领域、不同性质,需要进一步与省级发改部门进行对接,对产业导向、环保要求、用能用地等各项条件审核评估,符合要求后,方可调整。
生态环境萧山分局针对提案中提出的中试平台简化环评手续和总量指标控制问题,全力支持萧山区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纳入杭州市“中试平台环评改革试点”,重点探索“模块化中试车间”的环评简化模式,建立“专人对接、全程跟踪”机制。如对符合条件的中试项目试行“打捆审批”或“两表合一”。结合提案中“建立电力、制冷、污水等配套设施共享体系”的建议,生态环境分局将在规划环评中明确中试平台的污染集中处置要求。例如推动园区建设统一的废水处理站、危废暂存库,实现污染物“集中收集、统一处理”,降低企业环保成本。 借鉴“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经验,对入驻合规园区的中试项目,实施“生态环境白名单”管理,在总量指标分配、环保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环境质量不下降。同时,浙江传化益讯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8万吨有机硅新材料及高端精细化学品项目已于2023年通过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审批,该项目新增的总量指标可提供给中试基地项目使用。
区应急局根据《浙江省化工医药试验基地和试验项目安全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要求,及时向上对接沟通省市部门,积极反应关于“中试与产业化政策创新”和“试点延长中试项目运行周期”的企业诉求,参照周边其他区域,争取在中试平台产业化政策探索和运行周期延长试点中有进展。
三、未来重点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科技局作为中试平台建设的区级主管部门,将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加快布局推进重点中试平台建设,特别是根据萧山区人民政府与传化集团的战略合作协议反光,联合属地及相关政府部门,对益农合成生物中试基地建设做好跟踪服务和保障。
(一)强化政府统筹保障工作。围绕我区重点产业方向,重点依托萧山区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联动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湘湖实验室等前沿科研力量,加快在合成生物领域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就提案中提及的中试平台前期多级审批工作,着力加强部门整体统筹协调和责任分工,积极联合发改、经信、环保、应急等部门,完善建设主体架构,加速土地规划调整,优化审批关键程序,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向上争取试点建设,在模式机制上勇于探索创新。
(二)构建多元资金支持体系。中试平台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一跃”载体,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产业链协同性强的特点,仅靠单一主体建设,存在资源有限、风险集中、市场化不足等问题。通过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国有资本、科创平台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的协同建设体系,加强平台梯次培育梯次,强化服务跟踪指导,有序向上争取国家、省市各类荣誉认定和政策资金,实现资源整合、风险分担和协同创新,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三)完善多元服务生态体系。中试平台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特点,使得人才队伍配置更需多样化、复杂化,不仅需要引进学科领域专业的高层次人才,还需引进有一定工程能力的技术人才、工程师等。支持科技城小型工艺验证中心专家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科学家筹备工作,加快建设“萧转中心”等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组建区级技术经纪人、成果转化员队伍,完善知识产权配套政策,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支持中试平台在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设备开放方向等方面,加强招商项目储备积累,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收益方式,强化自我造血和长期发展的能力。
杭州市萧山区科学技术局
2025年8 月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