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5/2025-78375 成文日期 2025-08-29
发布机构 区科技局 主题分类 科技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科学技术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第四次会议第11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29 15: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科技局
分享:

金鲜花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第四次会议提出的《优化中试创新制度流程、激活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提案已收悉。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萧山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萧山区中试平台建设基本情况

中试平台是由企业、专业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以市场机制为牵引自愿建设、自主结合,为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提供中试服务的实体,是汇聚各类产业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供技术研发转化、性能工艺改进、产品型式试验、性能测试、小批量生产、仪器设备共享、设备应用验证等专业化服务和系统化解决方案的重要载体,更是我区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养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我区已谋划布局中试平台16个,其中在建10个、拟建6个,覆盖集成电路、新材料、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各在建平台已累计投入53.7亿元,开展中试服务32466次,服务企业1578家,技术服务营收8.4亿元。

省经信厅目前已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中试平台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采用先创建、后认定方式进行培育和建设,为对新认定的省级中试平台,省财政按其新投入设备等因素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市科技局出台《杭州市中试基地管理办法》,已明确认定条件和认定程序,分为培育类和认定类,对经认定的中试基地给予设备投入、服务收入及贷款贴息等政策补助。我区正在积极出台“两新”深度融合创新政策,对中试平台根据上级政策给予相应补助。

二、关于提案中建议的办理答复

针对您在提案中结合外部创新案例,就审批备案环节提出的建议,我局积极会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区发改局、经信局、生态环境分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开展对接沟通,积极破解相关困难问题。

(一)强化部门协同,加强事前服务和指导。目前,区级层面针对重点布局建设的中试平台,已由朱国军副区长牵头多次召开协调会议,加强整体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特别是针对中试平台前期多级审批工作,已积极联动发改、经信、环保、应急等部门,加强沟通交流,提前介入服务和指导,在安评、环评等环节形成工作合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强化向上对接,争取审批试点建设。生态环境萧山分局积极联合区经信、科技等部门,向市级生态环境局争取将萧山区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先导区纳入“中试平台环评改革试点”。重点探索“模块化中试车间”的环评简化模式,如对符合条件的中试项目试行“打捆审批”或“两表合一”,进一步优化环评等关键审批程序。  

(三)强化动态监管,简化变更流程审批。生态环境萧山分局将借鉴“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改革经验,增强动态环境监管,对入驻合规园区的中试项目,实施“生态环境白名单”管理,在总量指标分配、环保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通过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确保环境质量不下降。

三、未来重点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科技局作为中试平台建设的区级主管部门,将围绕重点产业方向,加快布局推进重点中试平台建设,强化中试平台建设跟踪服务和保障。

(一)加快重点中试平台布局建设。围绕我区重点产业方向,联动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湘湖实验室等“北斗七星+”前沿科研力量,加快在集成电路、合成生物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中试基地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构建多元资金支持体系。积极构建龙头企业、国有资本、科创平台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的协同建设体系,加强平台培育梯次建设,强化服务跟踪指导,有序向上争取国家、省市各类荣誉认定和政策资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三)完善多元服务生态体系。加快建设“萧转中心”等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组建区级技术经纪人、成果转化员队伍,完善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配套支持中试平台在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设备开放方向等方面,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收益方式,强化自我造血和长期发展的能力。

杭州市萧山区科学技术局

2025年8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