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1/2025-78366 | 成文日期 | 2025-08-15 |
发布机构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有效性 |
程芸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引导企业发挥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和区总工会协办,现答复如下:
衷心感谢您对我们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和重要建议。您精准指出企业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萧山从“制造大区”向“制造强区”转变中的核心作用。这与我们以“技能强企”行动为牵引,打造“政校企社”协同育人生态的工作方向高度契合。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我局在区人才办的统筹协调下,联动经信、工会等部门,通过完善政策链、贯通培育链、重塑评价链,让我区“技能强企”工作走在前列。2024年底,我区拥有技能人才42.12万人,稳居全省县(区)首位。截至目前,69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累计自主认定技能人才30293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3945人。
但是程芸代表指出的,企业“重使用轻培育”、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仍存在,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受短期效益裹挟导致自主育才动力匮乏,同时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程度也有待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汲取程芸代表的重要建议,全力推进“技能强企”攻坚,在“技能萧山”建设中发挥企业核心力量。
一是加强政策落地,树牢“固巢筑凤”意识。程代表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与我们“新萧匠”培育行动总路线不谋而合。2025年,我局制定、出台《关于深化“新萧匠”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率先推出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年度阶梯式资助和星级评估奖励机制,鼓励企业从“被动参与”向“主动作为”转型。接下来,我局下半年将出台“新萧匠”政策配套实施细则,打造“政策直达、红利速享”的企业服务通道;同时,持续推动企业开展“以技提薪”行动,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引导企业合理调整薪酬待遇;区总工会同步发力,深化“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行动,完善能级工资集体合同数据库,在现有规上企业60%协商覆盖率基础上,实现扩面提质。
二是加速人才进阶,打通技能人才发展“多车道”。首先,将重点突出企业自主认定的主导权,以龙头企业为抓手,设立自主认定“一站式”流程服务中心,在政策解读、材料预审、专家咨询等给予全周期支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鼓励龙头企业申报新兴领域工种、已认定工种的高等级资质,并对有意向申报的其他企业给予定向指导,逐步形成“头部引领、梯队协同”的自主育才生态。同时,我们鼓励企业推进职业贯通。支持企业设置覆盖全职业周期的进阶通道和差别化成长路径,在制造业领域的钳工、焊工等工种试点开展高技能人才贯通评审的基础上,有序拓宽工种评审范围、行业领域,逐步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H”型职业发展路径。此外,针对程代表提出的“拓宽区级F类人才认定范围”,我局已将“持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者、区首席技师、区级技师工作室领衔人、‘萧山工匠’等高技能人才”纳入目录,今后会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电商直播、赛会演艺等新业态需求,探索“企业提需求、标准共制定、认定强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是优化培育矩阵,培育“实战型”技能人才。一方面,放大联盟协同化育才优势。2024年,萧山技师学院联合万向钱潮等8家单位组建智能制造技能人才培训评价产业联盟。今年,将深挖联盟内龙头企业在培训资源、师资储备及产业感知上的先天优势,在“数字技术工程师”等紧缺人才领域发挥供给侧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升级萧山区现代产业人才学院复合型功能运行机制,由区级统筹中小微企业技能提升需求,开展“智能制造技能人才蔚蓝班”等普惠式“拼班”培训,实现优质培训资源辐射共享。同时,全力支持萧山技师学院创建省一流技师学院,推进“技师+工程师”双轨培养,开设学校、企业双导师制的“订单班”,定向孵化企业急需的高精尖技能人才。此外,针对程代表提出要发挥行业的统筹作用,当前我区竞赛体系中的确行业力量参与度不足,为此,“新萧匠”政策中已明确鼓励行业(协会)开展比武活动并给予不超过3万元的经费资助,并鼓励行业协会调研本行业技能需求和发展趋势,承办职业技能竞赛。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人力社保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您能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区人力社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