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23/2025-78357 成文日期 2025-08-29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主题分类 统计
文号 有效性

2025年上半年萧山区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发布日期:2025-08-29 14:5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分享:

上半年,萧山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总体部署,紧抓区委9个方面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四大关键”,扛起大区大担当,加压奋进、快干实干,半年度经济稳中有进。

一、地区生产总值平稳增长,十大行业八增二降

根据上级部门统一核算反馈,2025年上半年萧山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1189.31亿元,同比增长4.7%(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一季度提升0.6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差距明显缩小。

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5.06亿元,同比下降2.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92.33亿元,同比增长5.9%,对GDP拉动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71.92亿元,增长4.3%,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

八个行业增长。

规上工业增长良好。上半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334.84亿元,同比增长6.1%,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低于全市平均0.7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区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312.11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省内建筑业产值404.95亿元,同比增长8.1%。上半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8.16亿元,同比增长4.7%。

批发零售业小幅增长。上半年,完成限上批发业销售额3620.56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限上零售业销售额299.41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13.29亿元,同比增长3.0%。

交通运输业增长较高。上半年,全区公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16.9%,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增长5.4%,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9.1%。助力实现交通运输业增加值75.49亿元,同比增长17.8%。

住宿餐饮业小幅增长。上半年,全口径完成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2%、餐饮业增长5.9%。上半年实现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7.35亿元,增长3.6%。

金融业增长较好。6月底,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034.36亿元,同比增长7.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577.46亿元,同比增长11.8%。货币金融服务相关指标增长7.2%,比全市平均高0.2个百分点,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0.51亿元,同比增长6.9%。

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有所增长。1-5月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2%,比1-2月提升3.2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8%,比1-2月提升4.1个百分点;规上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下降2.3%,比1-2月收窄2.6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区实现全口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75.20亿元,增长7.3%。

非营利性服务业由负转正。上半年,机关事业单位非营工资总额增长6.3%,推动实现非营利性服务增加值95.84亿元,同比增长1.0%。

两个个行业下降。农业生产小幅下降。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22亿元,同比下降1.3%。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42亿元,下降1.2%。房地产业下降明显。上半年,全区实现房地产业增加值151.22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K门类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17.9%。1-6月累计完成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4.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1%。

二、三驾马车稳中有进,要素保障助力新质生产力

三驾马车稳中有进。投资小幅增长。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2.98亿元,同比增长3.0%,比一季度加快3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高3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12.56亿元,增长18.4%,占投资总量比重14.6%,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市场消费保持平稳。上半年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4.29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250.1%,化妆品类同比增长14.6%,汽车类同比下降6.3%。出口总额保持增长。上半年完成出口总额531亿元,同比增长4.3%。

要素保障坚强有力。市场主体充满活力。上半年新登记企业市场主体10831户,同比增长13.6%。期末累计市场主体28.12万户,同比增长7.2%。全区全社会用电量1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工业用电量6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存贷余额稳步增长。6月底,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034.36亿元,比年初增加379.78亿元,同比增长7.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8577.46亿元,比年初增加465.03亿元,同比增11.8%。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分别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和4.7个百分点。价格水平基本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现四涨四跌格局,其中食品烟酒下降2.0%。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根据抽样调查,2025年上半年,萧山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372元,同比增长5.1%,增速排名第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983元,同比增长4.9%,增速排名第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37元,同比增长5.2%,增速排名第5。城乡收入比1.51,与去年同期持平。

新质生产力拉动明显。数字经济制造业增长较好。上半年完成规上数字经济制造业增加值60.08亿元,同比增长12.0%,比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5.8个百分点。全区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14.87亿元,同比增长10.3%;研发费用支出占比不断提高。1-5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46.39亿元,同比增长6.0%;占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07%,比上年同期提高0.24个百分点。

三、主导行业优势不足,重点行业差距较大

规上工业低于全市平均。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全市平均低0.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9%,比全市平均低0.6个百分点;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0%,比全市平均低0.4个百分点。

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全市末位。1-5月,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0.2%,排名全市13位,比全市平均增速低9.1个百分点;其中规上信息软件业营业收入下降2.3%,比全市平均低15.4个百分点。

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度较深。上半年,全区完成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64.10万方,同比下降36.1%,比全市平均低36.0个百分点,占全市销售面积比重已降至13.5%;1-6月销售面积比余杭少10.9万方,仅比临平多1.3万方。

四、意见建议

持续关注关税冲击后续影响。加强关税政策分析研判,及时评估调整应对策略,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精准对接帮扶受影响外贸企业。动态优化政策工具箱,通过出口专项补贴、税收优惠、金融创新等措施,有效缓解企业关税负担。鼓励企业积极拓展“一带一路”、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降低单一市场依赖;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话语权,降低不利因素影响。

着力推动转型升级发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类创新平台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通各种堵点卡点,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更大力度推动设备更新改造,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聚高地,超前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

深度释放内需市场潜力。着力稳就业促增收,不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鼓励拓展民生领域多元化服务供给,加快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浙BA”影响力,加快培育文体娱乐等服务消费需求。狠抓有效投资,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既要强化要素保障,更要严把项目入库关,确保项目投资真实、准确、有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