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不断强化助企服务行风监督,牵头制定《萧山区入企执法和服务标准》,创新构建“点单”体系,涵盖“要事必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3大类、171条服务事项,推动涉企工作从“减干扰”向“增服务”深化。
困扰企业的痛点之一,正是多部门、多层级的频繁入企检查走访。针对这一现象,区纪委监委积极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抓实入企计划统筹,做到“入企计划早知道,计划之外无检查”。自开展专项监督以来,区纪委监委“伴随式”嵌入入企执法和服务现场,通过“点对点”督促迟报漏报单位、随机抽查执行情况等方式,切实提升实施效果。截至目前,已抽查相关单位14家,参与部门会议5次,开展实地检查15次,发现问题15个,推动问题整改5项,约谈相关责任人4人。数据显示,全区涉企检查户次同比下降70.68%,成效初显。
该检查的要检查到位,该服务的则要主动服务。我区通过强化分层分类,进一步提升服务型执法“温度”。围绕安全生产、突发应急、走访慰问等工作,区纪委监委要求相关部门以实际需求为先,不得以“减少入企”“未报计划”等为由,消极履行职责,并对此类情况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坚持严管厚爱,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勇于担当、符合尽职免责减责的,引导党员干部轻装上阵,提升助企服务。今年以来,已对8名党员干部尽职免责。
今年以来,区纪委监委还会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实地调研、会商研判等方式,推动包容审慎监管,积极探索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相关做法。全区主要部门涉企立案不予处罚数1054次,其中首违不罚数731次,进一步实现了法律“权威力度”和执法“人性温度”的高度融合。(蒋超 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