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28/2025-78246 | 成文日期 | 2025-08-26 |
发布机构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 | 主题分类 | 土地,城市规划 |
文号 | 有效性 |
吴丹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推进工业综合体建设,打造都市工业集聚新标杆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区经信局、开发区协办,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产业规划与准入标准
1.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结合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各区域产业发展现状,明确各区域有机更新的产业类型。开发区、临空经济示范区作为萧山区高能级产业平台、工业片区,在更新过程中先行制定更新模式、产业定位,助力产业发展成片推进、更具成效:经济技术开发区针对桥南区块编制《腾笼换鸟三年行动计划》,综合考虑各区块产业定位、开发强度、产出效益等因素,分区明确自主提升、异地安置、SPV模式开发、保留发展等处置方式,明确“一地一策”,以实现桥南区块建筑形态、产业业态、环境生态的质变。临空经济示范区结合“一园一主业”有关要求,实体设立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两大专业化工业产业园,赋能临空产业链精准招引行动及内生裂变培育行动,其中智能智造园(红山片区)围绕装备制造等产业赛道,已招引落地11个亿元以上项目。
2.细化产业准入标准:参考先进城市经验,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工业上楼”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与正面指引。从产业类型、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环保要求等多维度明确准入门槛。同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准入标准,确保上楼企业的高质量与可持续性。
二、优化项目建设与运营模式
1.创新建设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国企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建设模式。对于重大“工业上楼”项目,由国企牵头成立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整体开发建设。在连片更新区块试点“国企统一开发+部门提前对接”的工作方式,在征迁做地的同时主动靠前对接项目招引培育,如临浦镇杭州精密智造园柏山陈片区东区块在实施做地同时已开展项目落地对接工作,之江有机硅、高端数控磨床等4个亿元项目同步开展厂区规划设计,多方衔接加快项目落地达产效率。
2.提升运营管理水平:2024年4月7日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工业上楼”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明确“工业上楼”园区运营管理规范,引导园区运营方提升管理服务能力。鼓励园区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物业服务,包括厂房维护、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等。同时,支持园区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人才培训、供应链金融等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园区产业配套能力与吸引力。例如,河上膜材料小镇由区工投集团围绕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2024年签约落地项目1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个,含十亿元项目1个,目前小镇内有机更新一期、四期两个存量项目已实现满租运营。
三、强化政策支持与要素保障
1.保障资金与土地供应:在资金方面,除财政补贴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业上楼”项目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为项目建设与企业入驻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工业上楼”园区内的优质企业发展。在土地供应上,优先保障“工业上楼”项目用地需求,通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倾斜、盘活存量低效用地等方式,确保项目落地。截至25年6月底,共出让“工业上楼”项目4宗168亩,平均容积率达3.2。利用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优化建筑指标等政策红利,鼓励企业实施自主开发,2024年以来,通过有机更新和改扩建累计新增地上建筑面积约247万平方米,按平均容积率2.5折算,相当于新增建设用地约1482亩。
2.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在“工业上楼”项目规划建设阶段,同步规划建设周边的道路、水电、燃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大对园区周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交通组织,如在金帝·新道蓝谷生命科学园的建设过程中,靠前谋划,配备了蒸汽、燃气、设备吊装平台、独立废水管道、集中污水处理设备等生物医药产业必需的配套设施,致力于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最专业的承载空间,满足生物医药企业从初创孵化到规模生产的各阶段专业需求。
3.提升生活服务配套:鼓励在“工业上楼”园区及周边配套建设员工宿舍、食堂、商业中心、休闲娱乐等生活服务设施,满足企业员工日常生活需求,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如杭州首个“工业4.0+工业上楼3.0”项目“视谷之窗”产业综合体建设过程中,高层生产厂房在5-9楼层设置配套服务空间,包含会议空间、餐厅、培训、展示等,链接上下游产研业态,形成服务配套核。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建议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将以此次提案办理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工业上楼”各项工作,为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