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28/2025-78243 成文日期 2025-08-26
发布机构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 主题分类 土地,城市规划
文号 有效性

规划资源萧山分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26 16:4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
分享:

丁郡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立足存量盘活,推进萧山区低效用地再开发行稳致远》收悉。经我局主办,区经信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为有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照上级部署,聚焦低效用地再开发目标任务,全面谋划并稳步推进相关工作。衙前镇全域低效用地再开发案例成功入选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第二批典型案例》。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983.21亩,总量为全市第一;完成低效工业2787.61亩,总量为全市第一。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筹谋划强根基,精准施策破难题

一是强化统筹引领,结合萧山区的实际情况,坚持高位统筹、系统谋划,按照《实施细则》和《萧山区低效用地行动方案(2024年—2027年)》的要求,明确2025年低效用地再开发计划,同步更新全区工业用地一张图,进一步完善“低效再开发项目库”“国有低效资产项目库”“年度任务项目库”,形成支撑土地要素保障的低效用地“资源库”。二是聚焦片区开发,围绕战略发展区域、重点功能片区等,对全区32个低效用地片区进行全方位排摸筛选,拟定2025年重点再开发片区,截至目前江南科技城桥南片区、临浦柏山陈片区、临浦临北路北片区已启动,预计盘活存量用地约500亩,为之江有机硅等重点产业项目保障发展空间。

(二)协同联动聚合力,靶向攻坚提质效

一是全力支持以国企主导的连片开发,打好土地政策“组合拳”,通过综合运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周边零星用地等政策利好,截至6月底,支持国企开展连片腾笼土地共35宗1638亩,为盛达新能源等百亿项目落地开工奠定基础。二是积极引导“工业上楼”产业发展新趋势,以全市推进“工业上楼”为契机,推动空间保障从“供地”向“供楼”转变,截至目前共出让“工业上楼”项目6宗217亩,平均容积率达3.1。利用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优化建筑指标等政策红利,鼓励企业实施自主开发。2025年度拟供应“工业上楼”的11宗地中,目前6宗已供地并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积极推动有机更新工作,截至6月底完成衙前“丝路智谷”产业社区项目等有机更新项目共442.56亩,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共1118亩。三是有效盘活国企存量资产,从国企标准厂房“先租后让”、国企资产盘活利用等方面提出政策支持,允许国企标准厂房按每层1000方或每幢3000方进行分割转让,对经区财政确认权属的国企资产,允许通过建筑物临时改变用途形式予以盘活利用,加大国企存量资产招商吸引力,截至6月份,通过统招统租共盘活工业用地173.59亩,区产发集团的三江汇创谷项目临时改变用途推进中。

(三)空间重构拓格局,创新驱动促发展

一是协助打好“飞地入园”战役。为支持重点行业集中入园,分局从详细规划编制、成片开发方案谋划、向上争取“三区三线”调整等方面做好规划资源要素保障,协助区腾笼换鸟专班打好“飞地入园”战役,恩希爱(杭州)薄膜有限公司242.5亩土地已完成签约,圣山集团等三家印染企业正在实施开展中。二是深入实施“用途转换”行动。对规划用途已调整为非工业用地的项目按照因地制宜、严控总量的原则,支持企业实施用途转换再开发,2025年以来,杭州锦和实业有限公司等3宗实施用途永久转化项目共计25.6亩正在走审核流程,实施建筑物临时改变用途共2宗、涉及建筑面积11.08万方。三是积极探索“村企联合开发”模式。坚持以“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产业共招、利益共享”为原则,按照“国企+集体”的合作模式,加快推进衙前镇四翔村产业园建设,推动土地资源在盘活中实现质的跃升。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优化布局,加大产业空间保障。围绕我区产业发展战略导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支持工业园区有机更新,强化产业用地要素保障。锁定全区工业用地80.3平方公里用地空间,以工业集中集聚为原则,做好印染企业、化工企业“飞地入园”工作,预计可盘活262亩土地。提升专业园区软实力,在龙头企业辐射性强、园区可容纳产业空间多的膜材料小镇试点引入运营服务团队,负责招商、后勤、运营等支持工作,为膜材料小镇吸引人才、延链补链提供助力。

二是多措并举,打好多元开发组合拳。“国企+部门+镇街”共同开发模式,在连片更新区块试点“国企统一开发+部门提前对接”的工作方式,在征迁做地的同时主动靠前对接项目招引培育。加快对已收购地块的供应力度,对2024年国企已签约收购的土地,加大盘活供应力度;持续推进“工业上楼”,下半年新增“工业上楼”项目4宗167亩;全面推进村集体自主开发,以衙前镇项漾产业园项目为标杆,推进衙前村村级标准厂房、四翔村村级标准厂房等村集体低效再开发项目的进程。

三是动态管理,加快低效再开发模式探索。把握低效再开发政策红利,结合萧山区32个低效提升片区,推进2024年功能区内130个有机更新项目。做好政策保障,支持新通过论证的位于工业园区内且建筑规模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有机更新项目在建成后可将不超过提容部分建筑面积45%进行分割转让;鼓励国有平台公司以及“链主”企业、产业运行商等市场主体以合作开发形式参与低效用地提升改造;倡导有条件企业自主建设符合工业上楼标准的新型工业楼宇。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