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4/2025-78032 成文日期 2025-08-21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主题分类 教育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6-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21 10:3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分享:

柳建森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推动我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 现答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工作的关注和建议。针对您提出的提案,我们认真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计划。

首先,我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知识承载和传播手段,教育资源、教学环境、学习方式正发生着深 刻变革。萧山教育有着“杭州六小龙”“萧山北斗七星”这样 的本土领先优势,因此,加强人工智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赋 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近年来萧山在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2022年我区成为全国第一批“央馆人 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和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试 点区。从制订实施方案、建设标准化实验室、丰富课程资源、 强化师资建设、深化教研融合、搭建活动平台等方面推进人工智能课程的深入开展。近三年来,我区人工智能项目省赛以上 获奖45人次,8节人工智能课例入选央馆优秀课例,4篇优秀 案例入编教育部智慧教育案例集,教育部认定的试点学校增加 到14所。同时,作为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改革实验区,萧山在人 工智能赋能学科教育方面,也做出了探索尝试,向全国输出了 许多萧山经验。萧山的数智幼教、AI 作业改革、大数据精准教 学等方面的经验频频亮相“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中国基础教 育论坛”等高级别会议和《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等权威 媒体。2025年萧山区《生成式AI 支持区域学教方式变革的实 践研究》获浙江省教育信息化重大立项课题。近三年,萧山区 数字教育综合发展指数均位列全省前三名。

为了落实您的建议,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 、 聚焦智能素养培养,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 一 是构建校本特色课程。鼓励各学校积极将人工智能与学校特色结合起来,利用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创中心,打破学科界限, 组建AI 教研团队,通过普及课、兴趣课、社团课、课后服务等多种形式,开设丰富多彩的 “X”  课程,形成独具学校特色的人工智能课程生态体系,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二是研发区本统编课程。整合多部门资源,发挥区域教研力量,以信息技术 学科内容为基础,编制区本教材《人工智能融合活动手册》,分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和通识教育,打造示范引领与普及应用双阵地融合模式。三是积极与区科技局和“北斗七星”科创平台企业合作,在“北斗七星”科创平台企业设立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和科学实践基地,进一步拓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实践内容 。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创新。 一 是实施好国家级教育信息化改革实验区建设,大力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普惠教育提升工程、创新教育提升工程、教育治理提升工程和数字素养提升工程等五大提升工程。尤其是要实施好大数据精准教学、智慧作业、AI 作业批改等特色项目;继续建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AI 实验室;遴选一批实验学校,培育 一批标杆学校,在区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计划建设AI教师助手,支持教师利用AI开展备课、课堂教学,拓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各类场景建设,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跟踪指导推进项目建设、改进学校管理和优化教师服务。

三 .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人工智能教师专业素养。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培训。加强部门协同,推出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课程和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培训课程。提供与萧山课程配套的人工智能教学应用指导,使授课教师快速、高效掌握教具使用方法与技巧,同时,以磨课形式指导教师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实践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计划每学期开展三至四次人工智能种子教师研修活动。二是开展“西电助教进 校园”活动。区教育局计划引入高校合作项目,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合作,利用西电杭研院的研究生资源作为助 教团队,入校进行社团课、人工智能实践指导及赛事辅导,为孩子们搭建起探索科学的桥梁,解决部分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 保障全区课程的普及力度。

最后,我们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萧山区教育局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和完善教育数字化新模式,努力打造更加开放共享、高效便捷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更多可能,擦亮“尚学萧山”品 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