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04/2025-78043 成文日期 2025-08-21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主题分类 教育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21 14:3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分享:

倪曙华代表:

根据区府办意见,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69号代表建议《关于减轻萧山区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建议》由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自2021年7月中办国办出台“双减”政策后,“双减”工作成为中央关心、群众关切和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省市区相继进行专题部署,持续推动政策落实落地。萧山区始终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作为核心工作,多措并举、常抓不懈。

2021年,区教育局开展“两个年活动”,出台《关于“课堂 提效年”和“课业减负年”的实施方案》。2022年,提出“优质均衡基本点,教学质量生命线”的“两点一线”要求,在全系统大抓质量、抓大质量,以课堂效率提升减轻学生负担,缓解家长焦虑。2023年,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萧山教育高质 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六大行动20项工程, 其中包括“课业负担治理工程”。2024年,出台《萧山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减负工作专题会, 推出《规范作业管理“十不十倡导”》,下发减负提示单,通过规范办学促进减负提质。2025年,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出台《萧 山区“减负提质深化年”实施方案》。

一、关于作业与考试管理问题

1. 强化作业管理。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十条要求”。一是下发“减负”工作提示单,重申各校要严控总量、提高质量,小学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平均不超过90分钟,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二是梳理“十不十倡导”要求,引导学校、教师转变作业理念,科学管理作业,明确“不准给家长布置回家作业”“倡导学校每周安排1 天‘无作业日’” “倡导小学生上学日‘书包不带回家’”等要 求。三是加强“减负”工作督导,依托挂牌责任督学队伍,开展中小学“作业管理”常态化督导,确保减负工作落实到位。自2025 年春季起,试行作业熔断机制,小学生晚上超过21:20仍未完成作业,经家长证明,可选择不完成剩余作业,保障学生充足睡眠。

2. 严格规范考试。严格执行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 规定》,在多个文件中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得以纸笔测试为主要评价方式,不得进行期末纸笔考试,应采用活泼多样的实践性评价;三至六年级可安排语文、数学等学科考试和其他学科考查,每学期可组织期末考试。坚持教考一致原则,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学进度确定考试难度,小学命题突出基础性和激励性, 高段试卷难度系数宜控制在0.80左右,中段试卷难度系数宜控制 在0.85左右。小学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

3. 深化评价改革。萧山区是全省首批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改革区,自2023年下半年起进行试点,已出台《萧山区小学生综合 评价学科参考标准(试行稿)》,省级平台本地化部署正在有序推进中。至2025年6月,全区已有37所学校开展第三方评价试点,9所学校开展省级平台试点,计划下半年在试点基础上,向全区小学推广,构建多维度、全过程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

二、关于打分排名问题

根据萧山区《“减负提质深化年”实施方案》,明确小学采用等级制评价,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积极探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方式变革,关注过程性评价,以教育部技术支撑的学生综合素养评价改革试点为契机,努力打造具有萧山特色的教育评价体系,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出台并逐步完善《萧山区小学生综合评价学科参考标准(试行)》,涵盖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实践等多维度, 明确各维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并融入“湘湖文化” “围垦精神”等地域文化特色,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强化素质教育导向。目前,我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

三、关于扩充教育资源问题

1.  深化教学体系改革。严格落实《萧山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规 范(2024年修订)》,积极发挥区、片、校三级教研组作用,要求每一名校长落实带头上课、上好示范课、开门听课等工作,优 化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制度,围绕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评价等能力。

2.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大力拓展“X”课程服务,建设“美好 教育云课堂”资源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和学生 需求,在规范前提下适当引入校外资源,开发丰富课程。学生可 在节假日通过优课资源库、同步课堂平台等,及时获取线上学习 资源。目前,“美好云课”资源已有2060节,有效满足了学生课 后学习需求。

3. 扩充优质资源供给。 开展合作办学,积极推动北京外国语大学、新教育研究院、西电杭研院、理想教育研究院等在萧附属学校的建设,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孵化。同时,加大优质学位供给, 有序实施新一轮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 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缓解教育焦虑。

四、关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学生已经出现或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区教育局与各学 校紧密合作,依据学校规模、学生数量及心理健康需求的实际情况,开展多项“学生身心健康”专项活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 配强专业队伍。一 方面,严格选聘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优 先录用具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背景,并持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 人才。另 一 方面,持续加强专业培训,举办心理学前沿知识讲座、 心理咨询技巧工作坊、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研讨会等培训交流  活动,鼓励心理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  实践能力。

2. 完善课程体系。要求各中小学结合本校实际,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式课程体系,内容涵盖情绪管理、压力应对、人际交 往等多个方面,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健康月”等活动,普及知识, 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和积极心态。

3. 健全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我区所有中小学已完成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建成了标准化的心理咨询室, 配备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构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确保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能及时获得专业的帮助。萧山区未成年人心理辅 导中心高效运行,在全区范围内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开通心理咨询热线22885885,组建志愿者团队于每周工作日18:00-21:00接听热线,周六提供面询预约。今年以来,接听热线200人次,总时长4573分钟,接待面询家庭151组。

五、关于家校合作问题

推进学校减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参与和有效支持,为此需要 实践“家校协同育人”科学理念,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 从根本上转变家长“唯分数论” “唯升学论”的错误教育观念, 减轻家长教育焦虑。

1. 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家校协同的总体规划、实施指导 和评价考核。目前,全区已建成家长学校347所,在浙江省数字 家长学校认定工作中认定率达100%,列各区县首位,率先完成本 省要求。其中,益农镇小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家校社协同育人 实践基地”,银河实验小学被评为“浙江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 地”,入选省级优秀资源6个。

2. 建强支撑队伍。聘请省市家庭教育专家,组建区家庭教育专家智库,选拔乐于奉献、专业扎实的家庭教育工作者、志愿者 158人,组成区家庭教育讲师团,已累计开展活动100场。

3. 创新活动载体。全力打造“家长云学堂”平台,大力倡导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的家庭教育理念,积极开展5 个“一”活动:一 日一音频一—亲子微课堂,联合区融媒体中心, 滚动播出亲子微课堂、微视频,累计播出80期; 一周一阅读—— 公众号推送 ,每周定期推送父母手记、智慧育儿等家庭教育文章, 累计推送100余期,阅读量达80多万人次; 一月一引领一—成长 爱相伴,固定每月20日为云学堂直播日,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开展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直播讲座,累计开设38期,累计参与家长超500 万人次,单期最高近20万人次; 一季一巡礼——学校创新态,每  个季度选择若干所家校协同育人优秀学校进行展示,由点及面,进一步扩大优秀学校的示范辐射效应; 一年一回顾——家庭宣传周,每年5月15日所在周为萧山区家庭教育宣传周,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复盘与展望,在经验总结中提炼有效方法 。减轻小学生学业负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您提出的宝贵建议,为我们进一步 深化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区教育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 向和结果导向,巩固已有成果,创新工作举措,完善家校社协同 育人机制,全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教育生态。

再次感谢您对萧山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