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25/2025-77983 | 成文日期 | 2025-08-05 |
发布机构 |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萧综法建字〔2025〕13号 | 有效性 |
王佳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开放共享单车准入运营助力萧山打造青年向往之城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区交通运输局、区交投集团协办,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反映的公共自行车相关问题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萧委办〔2010〕7号)文件精神,城区自行车服务网点建设是由区交投集团按照区政府每年预算规划和建设规模(数量),通过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现场踏勘、征求属地意见、反复规划论证后实施的。选址首先是在符合安全、不占道、不破坏环境、不影响市容等客观因素的条件下,在地铁出入口、公交车站、居民小区、学校、医院、大型商场、超市综合体、菜场、公园、景区等区域附近,市民需求量较大或者重要的人员集聚区、交通换乘枢纽、生活和工作中心规划建设服务点。同时,密切关注城区周边的新建住宅区和拆迁安置房建设进度和入住情况,特别是考虑城郊结合部、公交或地铁与小区之间的区域范围设点,与开通地铁、公交线路同步配套规划,满足市民能够直接乘坐或者换乘交通工具,使自行车能够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紧跟城市规划和建设步伐,实实在在地为百姓服务。目前我区已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865个(其中城区385个;乡镇平台共计480个,具体为钱江世纪城69个、湘湖景区10个、闻堰街道13个、瓜沥镇63个、南阳街道12个、衙前镇19个、宁围街道114个、所前镇13个、楼塔镇4个、戴村镇21个、临浦镇32个、新街街道50个、义桥镇33个、河上镇7个、靖江街道20个),运行公共自行车39310辆。
为持续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切实发挥自行车在“最后一公里”出行中的作用,区交投集团后续将在以下方面持续推进相关工作:一是提升绿色出行率,有序推进服务点建设。在服务点建设方面,将结合政府年度预算,综合考虑热线来电、信访反馈、人大代表提案、镇街建议等多渠道的需求,并统筹道路条件、电源配套等实际因素,科学选定服务点位置。同时,动态关注城区周边新建住宅区、拆迁安置房的建设情况,结合地铁、公交线路的开通情况,有序配套服务点,进一步加密服务网点,提升租还车的便捷性。二是借助技术升级,推出全新骑行体验。2024年,在城区公共自行车第十二期项目中,我区首次试点应用“电子围栏”技术,新增10处“有桩+无桩结合”服务点,并同步完成10处无桩点位的扩容。根据租用体验及市民反馈,计划在2025年新增10处“有桩+无桩结合”服务点,并同步新增10处无桩点位扩容。这一服务模式的推出,兼顾了城市管理的有序性与使用的灵活性。三是强化综合保障,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全面统筹服务保障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车辆调运,保障服务点的用车需求并维持平衡,全面提高车辆及设施设备的保养覆盖率,减少故障发生,定期清理服务点的环境,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让市民用车更加安心。
二、关于您反映的“地铁站停放有大量电动车,挤占正常交通通道,影响周边环境面貌”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为进一步强化地铁站周边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管理,营造环境整洁、秩序良好、通行顺畅的地铁口通行环境,根据民生实事工作要求,我局坚持从三个方面入手,缓解地铁口非机动车停放难题。一是建立协调机制,会同规资、住建、交通、交警等相关部门全力协调站口周边场地空间。二是深挖停车资源,对全区地铁站口非机动车停放场地进行排查,编制“一站一方案”,挖掘整合地铁口周边、医院周边、大型商场周边停车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分流停车、增加泊位,从源头解决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自2021年以来我局累计拓展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泊位超8000个。三是强化秩序管理。在地铁2号线和地铁5号线沿线配置序化管理队员56人,专门负责地铁口非机动车停车场及地铁口周边100米范围内的非机动车停车及其他序化管理,着力解决地铁口非机动车乱停放无序问题。后续我局将加强对专职序化管理队伍的管理,提高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努力营造地铁口周边文明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
三、关于您“开放共享单车准入运营并规范管理”的建议
经了解,目前哈喽、青桔、美团等主流共享单车企业均在我区进行了车辆投放,主要涉及北干、宁围、盈丰等街道,具体运营范围、投放地点、投放数量等均为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划定和选择。我局作为市容序化的行业管理部门,主要针对违规停放、乱投放现象开展巡查监督,并指导各属地镇街开展规范管理工作。后续我局也将继续关注共享单车运营情况,优化管理举措,助力居民出行顺畅。
再次感谢您对市民群众出行需求的关心关注。
杭州市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