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股东恶意转让股权逃避出资,19位债权人的931.98万元债权悬而未决。”某科技公司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时,留给了管理人一个“烂摊子”。萧山法院不仅指导管理人完成债权核查,还针对性提起追收未缴出资诉讼。针对未履行部分,执行程序迅速跟进,强制到位389.34万元填补资本缺口。最终,该企业以20.3%的普通债权清偿率实现有序出清。
这是萧山法院用“执转破”机制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一个缩影。2022年至今年6月,该院已推动280家“僵尸企业”退出市场,通过重整、和解机制挽救困境企业30家。每一家企业的有序出清,都为优质经营主体腾出了发展空间。
同时,该院持续加强对破产逃债和虚假申报债权等不诚信行为的打击力度,着力净化破产司法环境。比如,某鞋业公司破产之前,职工与债务人串通伪造劳动合同,主张劳动债权。法官查实后对职工罚款5000元,促成债务人积极配合管理人工作并偿还债务,将案件普通债权清偿率从0提升至27%。日前,该案入选浙江省打击破产逃债和虚假申报债权典型案例。
2022年至今年6月,萧山法院累计审结涉企案件159512件,其中刑事案件81件、民事案件46652件、行政案件1476件、执行案件46738件、调解案件63570件;此外,移送拒执犯罪线索案件200件,司法拘留939人。一组组数据印证着司法守护企业权益的坚定:既要让违法者付出代价,更要让守法企业安心经营。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了让服务更对“胃口”,该院更是做足了“绣花功夫”——修订《企业常见法律风险提示100条》2.0版,从合同签约到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业团队集中办理买卖合同案件,让涉企案件驶入“快车道”;推动成立律师调解中心,仅2024年,市场化解纷诉前调解成功率就达40.2%。
助力企业重生、高效解纷、精准服务……司法护航贯穿企业生命周期全链条,正让这片土地上的民营经济“活水涌流”。(蒋超 金晴阳 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