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3/2025-77872 成文日期 2025-08-15
发布机构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5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8-15 11:3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住建局
分享:

周建民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创建未来社区应用场景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社工部、卫健局、民政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区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您所提的建议非常中肯、具有建设性。近年来,萧山区始终以“一统三化九场景”理念为引领,坚持全域统筹、试点先行。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未来社区建设提质扩面、迈向纵深,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截至目前,共有101个未来社区创建项目覆盖率达城镇社区40%,其中已建成省级未来社区49个,引领型未来社区数量居全省首位。盈丰街道作为省级全域试点,已完成9个省级未来社区创建,打造近10万方民生配套场景,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但正如您所指出的,在全域创建过程中,我区确实存在“特色不足、资源分散、响应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未来社区建设到一定阶段的共性挑战,也为我们深化创建工作指明了改进方向。

一、聚焦特色化建设,破解“千城一面”难题

科学的验收标准其实质是需要更精准的建设实施方案。针对“刻板复制严重、缺乏特色亮点”的问题,我区以“优化实施方案”为突破口,推动未来社区从“标准化建设”向“个性化赋能”转型。2023年,我们通过“社区现状分析评估——社区单元建设指引”的路径,完成了《萧山区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为未来社区编制实施方案提供精准底数和制定依据。规划中,我们通过根据历史文化资源、产创要素、生态要素以及人群特征等分布情况,将社区分为人文特色类、创新特色类、生态宜居类、品质特色类等四大类特色社区,再根据社区资源禀赋,提炼N种社区特色主题,提出未来社区重点营造场景指引。在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指导下,后续的未来社区实施方案编制中,我们立足社区现有资源禀赋,避免“模板化复制”,例如盈丰街道作为亚运村所在地,周边几个未来社区融入“亚运文化”元素,打造“智慧健身”“国际邻里”“创新创业”等特色主题,形成“一社区一亮点”的格局。此外,我们在建设中也十分注重回应居民需求。我们指导各社区通过问卷调研、访谈询问等方式开展居民需求调研,围绕群众所盼、未来所向,落实“普惠共享、全龄友好”要求,以“场景塑造+社区营造”为抓手,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增补、提升等建设内容进行精准调整。

二、强化资源整合,提升场景运营效能

针对“资源链接薄弱、应用场景闲置”的问题,我区已逐步构建“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资源整合机制。我们深挖存量资源促盘活:分类施策,充分挖掘、盘活低效利用的零碎空间,变“边角废料”为“金角银边”,变“零散闲置”为“温馨港湾”。如以老旧小区连片改造为基础,通过拆除违建、优化低效空间等方式增加邻聚空间,截至目前共盘活了30650平方米空间资源,拓展口袋公园、健身步道等居民文化、休闲服务设施。以安置社区和商品房社区为重点,通过架空层公共空间整合提升,丰富代际互助陪伴空间,共盘活30个社区,16696.12平方米架空层空间。我们协调片区资源促共享:协调企事业单位闲置用房优先补足社区养老、儿童娱乐等公共服务场景建设。例如今年城厢街道潇湘社区主动扩大服务半径,与区产发集团深度合作,将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杭齿医院内的大半闲置空间改造成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携手产发集团下属颐乐养老,有效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据统计,全区共27个社区成功协调25946.74平方米企事业单位闲置空间用于社区建设。我们联动友邻社区促融合:以未来社区打造为契机,因地制宜,以相邻两社居民需求为导向,盘活整合并充分发挥两个社区的优势空间资源,通过空间预约以及联合活动的形式,加强空间的包容性和弹性。例如北干街道畈里张-星都社区建设一处垃圾分类集置点,利用畈里张社区闲置用地解决星都社区城中花园旧改遗留的垃圾集置问题,两个社区共计提升改造室内配套空间1514方,星畈步行街278米,凝聚两社居民合作共识。今年在北干街道畈里张-星都社区、华达-北干一苑社区联创的基础上,我们共新增推动18个社区采取两社联创方式打造未来社区,通过社区空间共享,进而实现社区发展共融。

三、健全反馈机制,精准响应居民需求

针对“需求响应滞后、反馈机制缺失”的问题,我们加强统筹要素保障和机制创新,推动社区可持续运营。我们突出便民惠民,精准配备服务设施。进一步细分领域、因势利导、精准施策,积极发挥专班牵头作用,建立了“全面体检+精准落地”的公服设施补短板机制。组织全区23个镇街(场),200余个社区持续开展城镇社区专项体检工作,全面摸排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上半年,共新增录入了569条设施,体检分数80.1分,比去年提高了2.83分。以体检结果为导向,我们结合民政、妇联、卫健、团区委等多个条线工作,特别关注“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需求,主动落位急难愁盼的场景空间,常态化开展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工作。今年共有57个社区163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列入补短板项目库。目前,91个已完工,71个已开工。此外,我们借力借智,建立社区设施评估机制。我们借力省市督查,实现社区创建良性发展。根据省风貌办关于省级未来社区验收工作要求,市级专班将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作为验收门槛,从使用体验、使用效果、满意度三大维度进行科学评价。在后期运营监管中,借力数智赋能,以浙江未来社区在线运营监控管理系统、区级未来社区统建平台驾驶舱为监管平台,通过打通社区智能感知设备、社区运营云数据等云上资源,重点对场景运营、提升迭代等实时进行监控评价,及时有效地对居民实际使用率进行评估,并通过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社区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实现社区运营有效、长效。

未来,我区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全力打造更具特色、更富活力、更贴民心的未来社区,为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贡献萧山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