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办充电桩要跑村里、镇里盖好几个章,现在只需在窗口提交一次申请,就搞定了!”近日,家住瓜沥镇的沈先生对“智慧印章”2.0服务连连称赞。
小印章见证大变革。“优化”的背后,正是瓜沥镇所打造的“一表申请、一窗受理、联动联审”新模式。群众只需在镇政务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村社、镇政府职能科室的电子印章即可通过系统自动核验、限时办结,全程可追溯、实时可监督。
“以前只是盖章,现在则是审批流程的发端点。”据区监委委员、党风政风室主任陈高樑介绍,自“智慧印章”2.0系统上线以来,从用印管理变为审批系统,已在临浦、瓜沥、所前三个镇试点场景化应用。其中,瓜沥镇试点水电气等20多项公共服务审批事项,临浦镇将10个补贴申报事项纳入“智慧印章”2.0系统,所前镇则试点城建领域盖章等。
以充电桩申请、审批为例,原先,电力等垂直系统都有一套独立的、成熟的业务审批系统,且部门之间系统并未打通,存在审批壁垒。农村自建房用户申请这项业务后,房屋产权证明和宅基地证明都需要去村里、镇(街道)盖章,盖完一连串印章后,再去窗口申请,来回要跑两三趟,仅前期材料准备就需要四五天时间。
经过探索,我区把电力人员、镇村工作人员的审批权限整合至“智慧印章”2.0系统,打通了村社和职能部门间的用印壁垒,实现联审联办。在瓜沥镇,水电气证明、积分入学等7项高频事项被纳入“智慧用印一类事”模块,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4小时,最快可实现“即时办结”。该模块试运行以来,累计办结事项357件,群众满意度达100%。
此外,“智慧印章”2.0版本新增表单要素录入、电子用章、浙政钉登录等功能,并引入AI数据分析,自动生成用印统计和风险研判报告,准确形成三色预警机制,提升用印效能。比如,针对积分入学所需的出租房屋安全排查表,最快可当天办结。去年以来,瓜沥镇村级用印审批效率提升97.42%,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为了进一步拓展为基层减负的功能,区纪委监委还深挖“智慧印章”的大数据潜能,通过后台筛选出多条已有明确规定取消的或村社无法证实但职能部门要求出具的“无责”“无效”证明,结合村社调研走访,对高频证明事项、用印类别等进行分析,溯源要求开具相关证明的14个职能部门,督促其重新梳理办事服务权力清单、厘清责任边界,同时打通各部门信息壁垒,防范“无责”“无效”证明的产生。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减少证明类盖章事项11类,证明类盖章数同比下降23%。
“依托应用场景,全流程留痕管理也有效解决了基层治理的短板,让公权力监督更加精准有效。”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从群众“零跑腿”到系统“智能办”,“智慧印章”2.0系统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了“家门口”的便利与温度。(蒋超 周婷 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