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向阳而生——第三届杭州公望中小学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富阳区公望美术馆开幕,我区12件师生作品入选展出。
据悉,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师生共创、生生合作、亲子互动”三位一体美育模式,突破了传统艺术创作的单一主体壁垒。萧山师生的入选作品,便以多元视角和丰富形式,表达着对“向阳而生”这一主题的独特理解。
新街三小的师生作品《竹生万物》,就以学校的竹编特色,从钱塘江竹笼石塘到萧山围垦,展现了竹篾“以柔克刚”的围垦精神。展览还通过研学视频、场景再现、微缩作品及文创设计三大板块,呈现了竹艺的生态智慧与现代应用。
湘师实验小学的《青染隅——“我在”公益书吧阅读角改造项目》,创意手作社团将素白棉布浸入靛蓝染缸,通过扎染、缝纫赋予布料自然肌理。他们还化身“空间设计师”,测量尺寸、缝制布帘坐垫,合力改造公共空间,靛染帐篷、手作座椅化身艺术装置。作品中的每处细节都传递着“以创造服务他人”的理念,自然、文化与成长在此和谐交融。
博奥小学的《繁花绽放》是由三、四年级的同学们共同完成的。在孩子们童真的视角下,大胆撞色配上灵动笔触,画布上满是不同花朵的绚烂姿态,引领观众探索花卉蓬勃跃动的生命力。
而瓜沥镇光明小学的《看见生长 微小世界》,则聚焦于显微观察下植物根、茎、叶、花、果实中被忽视的“生物密码”,并用瓷板画细腻描绘细胞结构与内在秩序之美,陶泥拓片精准封存花瓣叶片的形态与瞬间张力。这也让学生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植物王国最微小角落蕴藏的惊喜与蓬勃生命力。
近年来,萧山着力打造“湘湖美少年”美育品牌,通过培育艺术特色实践基地学校和学校艺术社团,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此次入选的12件作品也充分展现了萧山美育工作的丰硕成果与蓬勃活力。
除了竹编、扎染、油画、瓷板画、陶泥拓片,还有市心小学的作品《生土实验室》,聚焦千年非遗夯土技艺,展示了“土作:厚而载物”美术主导跨学科主题课程的成果;衙前农小用版画和篆刻展现百家姓的文化内涵;银河实验小学用陶泥艺术呈现《山海经》中的奇兽等等。(王俞楠 郎露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