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产业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也是萧山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之一。
出台一系列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政策,构建有力的产业服务支撑体系,萧山在生物医药产业已发力多年,通过做强创新链、做大产业链、做优生态链,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硬核成果不断涌现。
含金量高 企业势头强劲
纵观全球生命健康企业发展史,成功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和国际化。
杭州启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手握世界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细胞和器官治疗领域不断突破。几年前,启函生物便开启了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的开发,推动基因编辑、细胞治疗走向临床应用。比如,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通用型细胞治疗产品QN—019a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是中国第一个获批的基因编辑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来源的细胞治疗产品。
今年,启函生物接连登上“浙江未来独角兽企业TOP100 & 杭州市准独角兽企业”榜单和“中国创新医药与生物制品榜TOP100榜单”,便展现了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关于未来,企业负责人希望,启函生物能成为国际市场认可、具有标志性产品和技术的中国企业。
美联医学,则用AI技术解锁未来健康的无限可能。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智能医疗和数字医疗的全产业链集团公司,杭州美联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聚焦数智化前沿技术赋能,以智慧医疗新场景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比如,在体重管理方面,其“AI智能体重管理平台”突破传统减重模式,创新性构建“营养+运动+心理+睡眠+中医”五维管理体系。该智能体完全依托于美联医学自研的MLink数智底座和MLLM美联医学大模型。“用户只需在平台完成体重管理评估问卷,后台会自动采集患者院内的就诊、体检等相关数据,快速‘私人定制’一套结合生活方式医学的健康减重方案。”美联医学相关负责人说。
这些是我区生物医药企业的代表。近年来,我区进行系统谋划,瞄准前沿技术领域,加速汇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带动全区生物医药企业风生水起。
蓄势赋能 助推企业发展
医疗属于“长坡厚雪”行业,培育企业并非一朝一夕,但一旦成长,也不会轻易死亡。
为加快医疗创新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加快发展,我区充分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科研院所的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引领企业创新升级。
前不久,AI+合成生物产业链创新融合对接会在浙大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举办。该对接会旨在推动AI技术与合成生物学的深度融合,为技术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其中,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研究员向现场领导专家、企业代表介绍了由科创中心牵头建设的浙江合成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是杭州市唯一入选的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以技术开发、工程转化和产业赋能为主要方向,面向国家战略、企业需求,能在一定意义上补齐浙江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短板。“我们将与更多企业衔接基础研究与应用示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共同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创新应用与产业发展。”浙江合成生物制造业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为完善产业布局,我区还集中连片打造了钱湾生物港、金帝·新道蓝谷生命科学园、健新原力产业园等一批专业产业载体。以钱湾生物港为例,其聚焦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及医疗器械方向,拥有覆盖生物技术产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基金群,已引入以湘湖实验室、欧诗漫、凌意生物、禾秒科技、木禾、神济昌华、神拓生物等为代表的一批省级实验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准独角兽企业总部项目,生物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接下来,我区将继续优化完善产业布局、营商环境、投育机制,构筑起产业链全、生态链优、集聚度高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周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