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第四届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揭晓成绩,萧山8名资源教师获奖,5人突围将参加省赛。
其中,高桥小学教师何娟获市赛小学组一等奖;七彩幼儿园教师王杨洁获市赛学前组二等奖、器材操作单项三等奖;瓜沥二幼教师余洁敏获市赛学前组二等奖;南都小学教师曹红婷获市赛小学组二等奖;益农小学教师陈映红获市赛小学组二等奖、理论考试单项二等奖;临浦一幼教师杨琪荣获市赛学前组三等奖;湖滨小学教师鲍溢琳荣获市赛小学组三等奖、理论考试单项三等奖;所前初中教师张许乐荣获市赛初中组三等奖。
“市赛中,理论成绩占30%,现场环节占70%。”王杨洁说,整个过程还是比较考验老师的现场处理能力和特殊教育的专业素养。“它考验更多的是我们日常在和特殊儿童相处中的一些突发场景,看你的处理方式是不是真的到位、基础知识是不是扎实。”
据悉,这次市赛共分为理论考试、案例分析、教育小故事、器材操作、专家提问五个环节。
“在专家提问中,对我提到的情绪卡片进行了细致询问,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在引导特殊孩子使用情绪卡片时,需要更有针对性地提示他们关注卡片上面部表情的细节。” 何娟分享道。
从最初站上讲台开始,何娟就开始接触特殊教育,虽然才两年时间,但是对她来说,她却觉得这段经历既特殊又珍贵:“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心灵的陪伴与引导。每个特殊孩子都需要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的交流与互动方式,这也要求我们教师持续深耕专业,不断学习提升。”
区特教教研员邵立锋老师向记者介绍:“此次参与市赛的八位教师悉数获奖,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萧山区教育局长期以来多管齐下、精准施策,通过‘上下发力、内外协同、大小联动、普特共生’等一系列组合拳,持续强化融合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扎实实践。”
当下,以《萧山区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发展行动》为指引,萧山架构了区片校三级融合中心,打通普特评职评优单列机制,形成了校长顶层管理、中层统筹协调、教研组抱团实践的融合网格,呈现了“区域全覆盖、学段全衔接、校际全渗透”的良好局面。
为赋能老师的专业成长,我区还建立教研员蹲点巡回指导模式,搭建26大教师发展平台,推行“131”共同体研训制度,以名师工作室+区域教研大组为阵地,充分发挥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定时听课、定员诊断、定点调研、定项辅导、定期评比,有层次有梯度地推进资源教师专业成长。
针对每个特殊孩子的个性化问题,萧山还着力问题研究,以障碍为原点,以需求为落点,建立问题导向研究机制,实施“一人一案、一人一表、一人一析、一人一解”干预流程,通过个案跟踪研判,大小课堂联动、资源教室课程群研发、案例分析循证破解等途径,加持12种不同形式的教研滚动,不断提升资源教师研究能力。
未来,萧山也将以浙江省融合教育示范培育区为重心,继续深化融合教育队伍建设,将以赛促教的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动力,让每一位资源教师的成长都能切实惠及特殊儿童,持续擦亮萧山融合教育的专业底色。(王俞楠 郎露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