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心

当前位置 : 首页
>>信用中心 >>信息动态

萧山区消保委发布婚介服务消费提示

发布日期:2025-07-17 15:1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信用中心

近期,区消保委接到多起涉及婚介服务的消费投诉,为帮助广大消费者在寻求婚介服务时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发布本消费提示。

一、婚介服务常见消费陷阱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部分婚介机构刻意夸大服务能力,如宣称拥有“海量优质单身资源”,并以“包成功”“包找到理想伴侣”等虚假承诺吸引消费者。实际服务中,介绍的相亲对象在年龄、职业、学历、经济状况等关键信息上存在造假,甚至安排“婚托”参与互动,与宣传内容严重不符。

合同陷阱:签约时,一些机构设置“霸王条款”,例如约定“签约后无论服务效果如何,费用概不退还”,或在合同中模糊服务内容、期限、退费标准等关键信息,为后续拒退费用埋下伏笔。更有机构先诱导消费者付费,再出示合同,导致消费者在未充分知晓条款的情况下仓促签字,陷入被动局面。

服务质量缩水:消费者付费后,婚介机构未按约定履约,具体表现为:约见次数不足、安排随意,未对相亲对象进行精准匹配,导致双方需求差异过大;后续服务跟进缺位,缺乏对相亲过程的专业指导和反馈跟进。

信息泄露风险:消费者需向婚介机构提供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住址、收入等大量个人信息,但部分机构疏于信息保护,存在信息泄露隐患,可能导致消费者遭受骚扰电话、诈骗信息等侵扰。

“相亲贷”隐患:个别婚介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推销 “相亲贷”以支付高额服务费。此类贷款往往伴随高利息,消费者若未充分了解条款,易陷入还款压力过大的债务困境。

二、消费者防范建议

谨慎选择婚介机构:优先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质、经营场所固定的机构。线上平台需核查是否取得电信管理部门、民政部门的相关许可及备案。可通过网络查询、咨询有经验的亲友等方式了解机构口碑,同时确认其在醒目位置公示经营主体信息、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仔细核查合同条款:签约前务必逐字阅读合同,重点确认服务内容、期限、收费标准、退费条件及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对模糊表述要求机构明确说明并补充修订,坚决拒绝 “霸王条款”。建议优先采用经备案的婚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严格遵循“先签约、后付费”原则,避免盲目付款。

明确约定服务细节:与机构充分沟通自身择偶要求,并将其详细写入合同。同时约定约见次数、安排方式、服务跟进频率等关键细节,每次约见前要求机构确认相亲对象符合合同约定条件,并做好书面记录。

强化个人信息保护:仅向机构提供必要的个人信息,对敏感信息(如银行账户等)谨慎披露。在合同中明确机构的信息保密义务,要求其不得将信息用于婚介服务以外的用途。发现信息泄露时,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理性看待服务效果:认清婚姻介绍服务的本质是提供相识机会,能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婚介机构无法“保证成功”。保持理性心态,不被“夸大宣传”误导,避免因急于脱单而冲动消费。

全面留存维权证据:与机构接触过程中,妥善保存宣传资料、服务合同、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付款凭证等材料,这些证据是处理消费纠纷时的重要依据,能为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有力支持。若不幸遭遇消费纠纷,消费者可拨打12345热线进行维权。(来源:消保委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