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太鱼刺卡喉 用“土办法”险酿大祸

发布日期:2025-07-01 09:5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鱼刺卡喉在生活中不算少见。吞饭、喝醋、催吐这些“土方法”总是被频繁应用,但有时却暗藏“危机”。近日,萧山的白奶奶就因为鱼刺卡喉遭老罪了,还因此进了手术室。

事发那天,白奶奶一家人家庭聚餐,餐桌上欢声笑语,一盆热腾腾的黑鱼头炖豆腐是她的最爱。她夹起鱼头,连着饭一口送进嘴里。刚嚼两口,笑容突然僵住,一根尖锐的鱼刺卡在了喉咙深处。“快吞口饭压下去。”在家人的建议下,白奶奶忍着痛咽下几大口饭团。“喝醋能软化它。”于是,她又灌下小半碗醋,喉咙火辣辣地灼烧。几番操作下来,刺痛感非但没消,反而加剧了。看着白奶奶脸色煞白、痛苦不堪,家人这才慌了神,赶忙将她送往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到了诊室,白奶奶家人把事发经过告诉了医生张荧,张医生听得眉头紧锁:“吞饭?喝醋?你们不是在拔鱼刺,是在给鱼刺‘钉钉子’‘泼硫酸’!”在喉镜检查时,医生并未发现咽喉部有异物,这预示着鱼刺可能卡在了喉咙深处。

最终,医生通过CT检查找到了被卡的鱼刺,它像“倒钩钉”一样深深扎进了食道里,而且周围黏膜已因粗暴的吞咽和醋的刺激而红肿溃烂,鱼刺卡住的位置凶险,随时可能移位刺破血管。

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平一看报告就表示:“必须立刻手术!”万幸,通过手术一根长约3厘米的黑鱼骨头被成功取出,次日白奶奶就顺利出院了。但这着实给全家上了一课。

在生活中,鱼刺卡喉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年以来,医院门诊异物卡喉患者有近1900例,其中就有不少患者是因为鱼刺卡喉后的错误操作,导致鱼刺越扎越深。

王医生说:“很多患者希望通过吞饭团、馒头、菜叶等,强行咽下鱼刺。但其实这样的操作极易将鱼刺推得更深、扎得更牢,甚至可能导致食道穿孔、刺破大血管(如主动脉)。另外,猛喝醋也不科学。因为醋无法软化钙化鱼骨,反而会灼伤黏膜,加重损伤。还有的患者会用手抠刺,而手指难以精准够到鱼刺,强行抠挖极易引起恶心呕吐,反而可能造成鱼刺移位,甚至划伤咽喉组织,增加感染风险。此外,有些人还会心存侥幸,觉得鱼刺卡喉忍忍就过去了,但要知道鱼刺滞留时间越长,引发感染、脓肿、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就越大,由此可能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鱼刺卡喉时到底该怎么办?

王医生表示,市民碰到鱼刺卡喉也别慌。绝大多数鱼刺卡喉情况是可以通过简单方法解决的,需要冷静、科学处理。别盲目尝试所谓的“偏方”,而是要根据鱼刺的位置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果感觉鱼刺卡在喉咙比较浅的地方,比如能用舌头隐约触碰到,那就可以试着张大嘴,用手电筒照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鱼刺。如果能看到,可以用干净的镊子轻轻夹出来。注意手法要轻柔,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把喉咙组织弄伤。如果鱼刺看不见,或者卡得较深,那就别再“折腾”了,赶紧去医院让医生帮助取出来。医生有专业的设备和经验,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喉咙的二次伤害。

此外,王医生还提醒广大市民要警惕迟发风险,即使鱼刺已取出,若后续出现胸痛、持续咽喉剧痛、发烧、颈部肿胀等症状,也要立即回医院复查,这可能是感染、穿孔或脓肿的信号。( 盛凤琴   陈益红 李月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