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萧山基本是“高温+雷阵雨”天气组合,冷不丁就风云突变,这可苦了赏荷花的人,狂风暴雨中寸步难行,只能蹲下紧紧抱住伞,等待这一波雨水过去。
周日的一场午后雷阵雨,成为萧山出梅前的谢礼。昨日,我区正式出梅,湘湖边不少人拍到了“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盛景。很快气温就噌噌上升,晴热高温模式“单曲循环”。王小姐早上刚洗完的被套,放窗台上不一会就晒干了。不少萧山人感叹,这是刚出了“水帘洞”又进了“烤箱”。
今年我区梅雨情况如何?记者从区气象台了解到,今年我区梅雨呈现出“梅雨期短、总量偏少、强对流频发”的特征。据了解,今年我区6月7日入梅,比常年(6月8日)偏早1天,算是正常入梅;6月30日出梅,比常年(7月8日)偏早8天;梅雨期23天,比常年(30天)偏少7天。
梅雨量偏少。今年梅雨量265毫米,比常年(339.8毫米)少二成左右,最大楼塔镇萧南村341.5毫米,萧山国家气象站268.5毫米。
梅中有伏,强对流天气频发。梅雨期间出现5天高温日,梅雨过程不连续。其间强对流天气频发,先后出现4次强对流过程,其中6月26日—28日连续三天出现强对流天气。
出梅以后的情况如何?据区气象台消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我区7月将有持续高温热浪。预计7月平均气温偏高1℃—1.5℃(常年29.3℃),高温日数20天以上,较常年(15.9天)偏多。此外,考虑今年我区出梅明显偏早,基础温度偏高,受城市热岛叠加效应影响,全区极端最高气温39℃—40℃,局部40℃—42℃。预计影响我区的高温过程偏强、偏集中,可能发生大范围持续性高温热浪,综合预估高温强度“较强”等级。
虽然降雨量偏少,但高温间歇期仍有强对流风险。预计7月全区以晴热少雨为主,降雨量偏少1—2成(常年173.7毫米)。受梅雨量偏少及高温叠加作用,阶段性少雨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快速发展。
其次,考虑盛夏热力条件好,当副热带高压减弱或南退时,极易触发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需高度警惕。此外,预计7月上旬以后可能有1个台风或外围环流影响我区,并带来明显风雨影响。
由于7月将出现持续高温且有极端性,区气象台建议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并注意做好防暑降温、防溺水和能源保供、用火用电安全管理等工作。此外,由于长期高温环境下能量积聚,午后强对流极端性加强,需防范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王美琳 朱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