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 引 号 | H083/2025-76888 | 成文日期 | 2025-07-01 |
发布机构 | 新街街道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任务类别 | 具体任务 | 主要内容 | 半年度完成情况 |
坚持实体经济,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紧抓经济指标 |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催化重点项目快速落地、高效产出,确保工业投资不少于5亿元;借力经开区招商资源,力争招引50亿元项目和10亿元项目,确保亿元项目不少于2个;着力招引信创、咨询、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全年辖区市场主体增幅不低于8% | 引入麦华智能家居、博盟精工轴承等亿元以上优质制造业项目4个。与新街科创园、萧东机电园、中裕科技园、乾勤产业园等8个本土培育的现代化园区签约开展招商合作。 |
深抓主体培育 | 切实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新街的首要任务。围绕传统产业数改智转,全面推进杭萧钢构、强伟五金智能工厂建设,持续推动申新新材料省级数字化车间改造升级。以海塘路新能源车交付中心、龙达化纤地块新能源车交付项目等为抓手,推进新能源汽车交付业态集聚发展,全年限上社零增幅不低于15% | 完成洵美澎π车街招商,路特斯、极氪、smart、领克、吉利银河等多个汽车品牌入驻。 | |
狠抓助企服务 | 围绕企业发展需要、重点关切,进一步丰富“丰巢行动”政策内容、降低兑现门槛、完善扶持标准。持续落深落实助企陪跑机制,充分发挥“心皆安”企业服务联合会共建共享效能。结合打造“青年向往之城”,主动聚焦青年人才多元化需求,全力支持企业招才。大力培养实用型“蓝领”人才。 | 更新完善经济发展“丰巢计划”相关政策,兑现企业奖励资金833万元。在自主开发的“空间新选”推介平台新上线远翅、青集社等园区产业空间13万平方米。创新推进新辰产业社区建设,开设“产城直播间”助企发布岗位需求3200余个,面向企业职工群体组建兴趣社群8个。助力粮仓艺术公园打造区级青年发展型试点街区,成立“粮仓青年创业者联盟”。 | |
守牢平安底线,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屏障 | 打造社会治理矩阵 | 聚焦社会治理细分领域难点,着手打造特色调解队伍。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控和教育。落实矛盾化解责任制,督促解决重点信访问题。深化运用“民情双访、物联会、圆桌会”等机制,畅通“未病防治”源头渠道。 | 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成功处置娃哈哈、瑞成辉化纤等多起重大群体性矛盾纠纷,1-5月街道矛盾纠纷总数4234件,同比下降3.69%。 |
夯实共治基层基础 | 有效发挥基层应消站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消防安全、生产安全、道路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应急联动处置等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和能力,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街道社会治理中心规范建设,依托派出所力量,强化重点场所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打响“心皆安”和村社“社会综合治理站”双品牌战略。 | 针对出租房屋、工矿商贸企业、建筑工地以及宗教、养老、教育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769处。对辖区高层建筑、出租房、企业单位等场所开展“拆窗破网”行动,累计整改76家,拆除防盗窗406处。组建“心皆安”平安企业联合会,打造圣奥科创园警务室及反诈工作站。 | |
提升前端治理能力 | 针对产业社区、老旧小区、重点商圈等多元治理场景,强化“综警网”等网格力量综合素养培训。深化“有事找社区”“有事找村理”品牌建设,高效回应民生关切,积极构建新“熟人社会”,进一步靠前服务,及时解决急难愁盼。 | 推进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新增“三所一庭”调解室,发挥多部门协同优势形成调解矩阵,1-5月累计调解矛盾纠纷935起,涉案金额逾2570.86万元。建成全省首个法律援助主体街区,累计接待群众咨询56人次,24小时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使用342人次,提供法律援助3人次。 | |
推进城乡融合,努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 城市能级再提升 | 深入开展新一轮土地开发利用,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确保江南村安置房分房圆满完成,加速推进新润、同兴安置房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扫尾工作。全力保障机场高铁、500千伏江南变、彩虹高架东伸等省市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切实加强红垦桥南板块与新街城市一体联动。 | 完成江南区块1559户抽号分房,抽取房源5308套,惠及群众8000余人。新东名苑老旧小区改造和电梯加装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启动新和、新赏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工作。盛东村区级示范型现代社区创建基本完成,准备迎接验收 |
乡村振兴再提速 | 深入推进“多田套合”,确保一期3个村按时完成整治目标,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拓展和农业土地利用新模式,有序启动二期相关工作。统筹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动花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美丽乡村、城郊结合部整治长效管理。健全完善“新篱”机制,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实施村社预算支出“瘦身”行动,加力盘活各村存量和闲置资产,加大各类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利用力度,力争经营性收入150万元以上行政村全覆盖。 | “非粮化”整治第一期三个村已签约2018户,签约率95.14%;已清苗4072亩,清苗率92.07%。在盛乐、盛中、盛东三个村超前谋划探索“农企+村集体+农户”的大规模集约流转土地模式。支持村集体全自持项目江南发展大厦建设并指导筹备招商工作。 | |
一体融合再突破 | 围绕“优布局、提质量、守底线”工作要求,聚焦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领域,全力做好长山初中、新街五小、配建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启动新街高中选址征迁,高标打造区青少年宫新街街道分宫。以国家卫生城市、健康单位(企业)创建为抓手,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布局。以做优青年服务为牵引,全面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改革,倾心打造全龄友好型社会。 | 在辖区12所学校周边实施护校栏杆安装工程,已竣工验收。全面推进校园新建和启用项目,江南里幼儿园已开展配套建设前期工作,新街第五小学新建项目完工在即,已进入招生阶段。做好“护校安园”工作,开展校园餐全过程监管督查行动,累计排查销号食品、消防等安全隐患32处。 | |
加力以文兴城,补齐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强化文旅赋能 | 深化“行走长山”品牌建设,打响“长山”文化IP,统筹推进文化书籍编撰、文创产品开发和研学社会化模式运行,实现长山文化可感可及、可体验、可消费。加快梅岭书院、行之美术馆、长山小剧场等文化地标建设运行,引入微剧场等项目,发展具有新街辨识度的文旅新质生产力。 | 办好“文化兴盛”民生实事,“长山司南”小剧场即将完工并交付使用。 |
深耕文化惠民 | 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礼堂(家园)等阵地,增设文体公园、城市书房、百姓健身房等“微单元”。实施文化惠民项目,举行篮球联赛、乒乓球赛、长山越野赛等体育赛事,开展各类喜闻乐见活动不少于30场次,推动“人文兴盛”整体活跃。 | 聚焦文明安居、文明出行,为新就业群体打造“歇会吧”服务点位31个,提供休憩补给、技能培训等10项暖心服务。开展四季村晚、全民欢唱、周末艺课堂等群文活动及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体育赛事100余场次。 | |
创新项目运作 | 引导村社与社会组织、公益机构、高校等开展“项目化”运作群文活动、体育赛事。持续擦亮“文化点亮新街”品牌,以“空间换服务”方式引入文化创意与生活服务类企业、社团、社会组织,形成品质文化生活服务矩阵,着力构筑文化街区、文明小区、人文乡村三维创建体系。 | 发挥文化特派员、文化管家优势,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现“15分钟品质文化圈”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