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一变,最好的结果就这样发生了。近日,一起侵害商标权纠纷在萧山法院的调解下达成和解,不仅实现了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经营的“双赢”,更探索出一条跨主营范围商标资源优化配置的新路子。
原告某哈慈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慈公司”)持有“哈慈”“HACI”“HACI 哈慈”等多个注册商标,主营医疗器械销售、生产,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批发等业务;被告杭州萧山某麻将机制造厂(以下简称“制造厂”)主营制造和销售麻将机业务,其使用的“HACI哈慈”标识被起诉涉嫌侵犯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
自2020年起,双方围绕商标归属展开拉锯战——哈慈公司曾向区市场监管局举报投诉;制造厂则多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争议商标的撤销及异议申请,矛盾持续升级。
2024年9月,萧山法院立案受理该起侵害商标权纠纷。庭审中,双方对被告是否构成侵权及其在先使用的抗辩是否成立产生较大争议。原告认为,“哈慈”“HACI”“HACI哈慈”商标具有一定知名度,被告未经原告许可,使用了与原告注册的案涉商标相同的标识,误导消费者,混淆商品来源,侵害了原告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被告则辩称,被诉侵权商品与原告主张的案涉商标核定使用商品不构成类似,且案涉商标曾由案外人注册,因案外人未及时续展而过期,后被原告抢注,被告在原告申请注册前已持续在先使用,双方各执一词。
“麻将机不是原告的主营产品,却是被告的核心业务,这种情况下,若只停留在被告是否侵权的层面,治标不治本,直觉告诉我应该往下‘多走一步’!”承办法官杜志慧在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深耕多年,凭借敏锐的专业嗅觉,快速调整解纷思路,“两个市场主体进行商标‘博弈’,不如并行发展!”他尝试从争议商标可否归随一方使用的角度着手,推动双方各自深耕自己的专业领域——即哈慈公司专攻医疗器械,制造厂专攻麻将机生产。
这项提议兼顾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企业经营需求,一提出就得到了当事双方的积极响应。后杜志慧专门走访区市场监管局,多次组织双方进行面对面调解,围绕主营范围、未来发展方向等,理清边界,磋商细节,最终推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目前,哈慈公司向法院申请撤回了侵权的起诉,双方围绕相关商标转让、注销及对价交付等事宜,另行签订了《商标转让协议》。
该纠纷的化解,是萧山法院坚持案结事了,不断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它不只化解了眼前的纠纷,还给同类跨主营范围商标纠纷提供了可参考的解决模式,更传递出了积极的价值导向:“定分”重在“止争”。(金晴阳 谢迪 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