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心

当前位置 : 首页
>>信用中心 >>图片新闻

萧山夺得“天工金鼎”

发布日期:2025-05-23 15:4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信用中心

“天工鼎”是浙江省为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设立的权威奖项,其聚焦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三大类32项指标,对全省各县(市、区)进行综合考评。

5月23日上午,在2025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浙江制造业最高荣誉“天工鼎”评选结果公布。凭借突出的制造业综合实力和转型升级成效,萧山区夺取“天工金鼎”荣誉,成为全省首批获此殊荣的区县之一,标志着萧山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掀开新篇章。

数智引领 刷新产业亮色

高端、高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画像”。

制造业是萧山最厚实的家底。如何发挥我区制造业优势,向高端、高效发力?最符合萧山实际的答案是,纵深推进数实融合,加快智改数转步伐。

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节拍达到14秒,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一个节拍,意味着生产一个产品,或完成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在兆丰机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其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线的生产节拍达到了14秒,也就意味着生产一套汽车轮毂轴承的平均时间是14秒,排在全球第一梯队。此外,通过大模型计算,人工智能还反哺到了兆丰的产品开发当中,拓展新的产品矩阵和产品领域。

兆丰机电并非个例,把数实融合作为企业向上攀登的借力点,全区已实现了智能化改造标杆样例集中涌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制造业数字化供给能力加速集聚的态势。

从数据来看,截至目前,累计验收通过国家试点企业改造33家,数量全市第一;新培育市级智能工厂12家,数字化车间28家,培育工信部基础级智能工厂34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2家;依托化纤纺织行业龙头企业,率先在关键业务环节部署人工智能技术。此外,我区还在加弹工艺优化、印染工艺优化、织造坯布(纯色)外观瑕疵检测、化纤外观瑕疵检测、化纤丝张力检测等领域形成了1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

“链式”发展 激活“聚变”效应

在新型工业化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为智能化产业集群的竞争。

我区以链式集群精准打造“2+3+X”先进制造业体系,现代纺织与服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机器人与数控机床4个产业集群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汽车智能底盘产业集群还入选了工信部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实现全市“零的突破”。其在万向节、驱动轴、传动轴、轮毂单元、方向盘、制动器、电动转向、传动系统等产品及总成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集群企业则形成了“整零协同、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领跑”的生态。

在优势产业集群不断转型升级的同时,我区未来产业也不遑多让。通过持续迭代产业体系结构,前瞻培育数据智造和存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我区已成功创建视觉智能、绿色能源与装备、新材料3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链式”集群,集的就是区域经济的创新活力与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持续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我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深化改革 释放发展活力

前不久,省经信厅公布了2025年浙江省传统优势企业内生裂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第一批)名单共53项,其中,萧山“以‘数据’竞地让‘优企’有地”和“打造‘膜’法 科百特破局创新之路”两个案例入选。

内生裂变,是萧山眼睛向内的一次改革,激发的是存量制造业企业的活力。

为此,我区制定了“1+5”政策体系,包括1个总纲文件和用地保障、资金保障、评价体系、工业用地储备出让、跨平台镇街发展数据共享等5个方面政策细则。目前,我区已开展三轮摸排,共梳理内生裂变项目约200个,集中签约开工了两批共49个项目,总投资约160亿元。今年前4月,实现工业投资增速24.8%,已经连续5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梯队培育方面,全区已打造“头雁领航、强雁高飞、雏雁成长”的雁阵齐飞企业梯队,培育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0家,上市企业36家,工信部单项冠军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48家,规上企业1772家,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萧山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质是一场“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行的系统性创新,通过传统产业“智能化再造”、未来产业“前瞻性布局”、企业生态“金字塔构建”、改革红利“制度性释放”,形成了“标杆引领、集群协同、数字赋能、改革破题” 的独特路径。此次斩获 “天工金鼎”,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标志着“萧山制造”正以“省域标杆”之姿,向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加速迈进。(来源:萧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