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可人 摄
初夏时节,麦浪翻滚,城市CBD中的2900亩麦田世纪田园迎来了收获季。这一城市与田园交织的景象位于我区盈丰街道。在区供销联社的专业托管服务下,金黄色的麦穗颗粒饱满,随风摇曳,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5月19日上午,世纪田园里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大型收割机组成“雁阵”,在广袤的麦田里穿梭驰骋。随着收割机缓缓移动,麦秆整齐倒伏,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转眼间,新收的麦粒装满收割机仓,顺着出粮口倾泻而下,装入田埂边的大型运粮车,随后将运往烘干中心进行处理。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持续降雨,我们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抢收。”区供销联社下属萧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许金松介绍道。从5月18日起,公司组织8台收割机开足马力,日均收割面积达600亩左右,预计5月底前就能完成全部收割任务。谈及今年的收成,许金松难掩喜悦:“今年小麦品种有扬麦34、苏隆128两种,总体长势喜人,平均亩产达到300-350公斤,较去年增产约50公斤。”这份丰收答卷,既得益于生长期适宜的气候条件,也离不开现代农业技术的加持。无人机精准施药技术的应用,让病虫害防治更加高效,为小麦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紧张的收割现场,秸秆处理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同步推进。据了解,托管农田采用“还田+回收”双模式:一部分秸秆经粉碎后直接还田,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地肥力;另一部分则被打包回收,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当金色麦浪化作丰收硕果,希望的接力棒已悄然传递。远处刚刚完成收割的田地上,几台拖拉机轰鸣着开始新一轮翻耕,为即将到来的晚稻种植做准备。“夏收夏种无缝衔接,预计6月中旬前能完成全部晚稻播种。”许金松表示,“小麦-晚稻”轮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粮食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更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