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年的升学季,中考、高考以及期末考试都如同一场场“战役”。而考生的饮食,就像是这场“战役”中的后勤保障。那么,考试期间究竟该如何合理饮食呢?如何缓解考前焦虑情绪?为此,记者采访了区中医院3名医生,医生提醒:中高考饮食安全是首要,营养均衡是核心。充足休息、放松心态、适度运动,助力孩子考试发挥出最佳水平。
保障食品安全,防止胃肠“闹脾气”
每年夏季,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考前饮食,食品安全排第一,保障身体不出问题,考试发挥正常最重要。
对此,区中医院中医师齐国安表示,考试期间考生胃肠功能较为敏感,吃了不熟悉或不适合的食物,容易出现胃肠不适和消化不良的情况。不同人的胃肠对食物的适应能力有差异,比如,胃肠功能较弱的学生吃大量虾、蟹等可能肚子不舒服;吃大量油腻肉类会消化不良;吃多了水果和冷饮易拉肚子;吃多豆类食物易胀气。
考生家长在准备餐食过程中,可以多以蒸煮炖炒为主,减少油炸、熏烤。因为油炸、熏烤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另外,考生紧张时可能过量饮食,也会增加胃肠消化压力。考试期间,尽量给孩子吃熟悉、习惯的食物,越家常越安全,保持日常健康饮食习惯最重要。
在考试当天,有些家长想给孩子喝葡萄糖或打葡萄糖针补充能量,认为这样能让孩子更有精力。这种做法也不可取,因为葡萄糖升血糖快,降血糖也快,会造成血糖大幅波动,增加餐后2小时低血糖风险,不利于大脑高效工作,而且会让考生昏昏欲睡。
考一半犯困了怎么办?这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担心的。为此,很多考生会准备咖啡、茶、功能饮料等提神饮品。
对此,齐医生表示,如果考生原来没有喝咖啡的习惯,不建议在考试复习阶段喝咖啡。因为这类提神饮品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耐受的人可能会出现腹泻、心慌、手抖等情况,反而更加干扰考试。因此规律作息、适当午睡才是考场不困的王道。
科学备考,比熬夜更重要
随着中高考的临近,考生们都在奋力备“战”,备考压力也日益增大,有些甚至开始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头痛头晕、紧张急躁、焦虑,甚至失眠、多梦等现象。这其实是典型的考前综合征。
如何有效缓解?对此,区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周东辉给考生和家长支招,按摩这三个穴位,能够有效缓解考前综合征。
1.按摩太阳穴: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解除疲劳。
定位方法:太阳穴位于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外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食指按揉太阳穴,以酸胀为度,时间1-2分钟。
2.按摩内关穴:可以调节自主神经、舒缓压力,改善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
定位方法:内关穴位于手臂内侧,当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内关穴,以酸胀为度,时间1-2分钟。
3.按摩足三里穴:增强体力,改善疲劳和提升整体活力。
定位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或中指指腹按压此穴,每次5-10分钟。
考生出现考前焦虑如何缓解?
对此,区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钱烈表示,对于中高考很多人会有一考定终身的感觉,考前出现焦虑、紧张、易怒情绪均属于正常现象。对于有焦虑情绪的考生来说,积极接纳焦虑,肯定自我很重要。考生可以运用积极心理暗示,比如早起时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我已经完成所有必要复习的内容,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呢?”“加油,我就是最棒的。”考生也可以找一个舒服的环境,缓慢深呼吸,纳新吐浊,让自己快速进入精神饱满阶段。在学习疲劳时,可以通过放松眼部肌肉、四肢肌肉等方式来缓解疲劳。
钱医生提醒广大考生,切忌盲目熬夜备考。熬夜复习看似“抢时间”,实则效率低下,还可能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另外,家长也要理性看待考试,与孩子共同营造轻松积极的备考环境。(盛凤琴 洪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