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益农镇群英村的植物工厂里,一排排翠绿的水果玉米苗如期生长,纤细的根须下,是经过特殊营养液调配的苗床,不远处的智能操作屏,显示着空气湿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监测数据……
这座2024年建成投用的现代农业工厂,由育苗区和成品区两大核心板块构成。育苗区每月可培育4.5万株种苗,成品区则划分为叶菜区与果菜区,通过配备高精度环境控制设备实现农作物周年连续生产。
“自从建起植物工厂,我们的人手大大减少了。智能系统会昼夜不停监测,通过后台控制工厂的亮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条件,保证每一株苗处于最佳生长状态,给蔬菜提供最舒适的生长环境。”植物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相较于传统种植方式,植物工厂环境控制更精准、控制环节全自动化、种植密度更高,同时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减少了水肥浪费。
以育苗区为例,在数智系统主界面有灌溉、灯光、营养液等多项功能,可自动化模拟植株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智能调控营养液成分和pH值,工作人员还可以结合历史数据、曲线做出判断。
自培育以来,第一批育苗3520颗种子,成功育苗3380株左右,第二批育苗4500株,成功育苗4000株,第三批育苗10000颗,成功育苗9680株,平均出苗率高达96%。目前,工厂已成功培育出高经济农作物甜椒、水果玉米、浙樱粉番茄、青霞番茄等多种果蔬幼苗,移栽至大棚后的存活率达到95%以上,大大降低了种子、肥料、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产出的同时,缩短生产周期,有助于实现全年多茬种植。
从“看天脸色”到“掌控四季”,这座充满“黑科技”的植物工厂,让村民尝到了智慧农业的甜头。不仅如此,这种“工厂育苗+农户种植”的模式,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推动群英村逐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产业新格局。上述负责人表示,除了服务本村,接下来还会对外开展育苗业务,用科技为种苗成长保驾护航,以数智系统为核心,打造育苗新标杆。(王美琳 张旭 沈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