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和煦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屋内。走进影美印社艺术空间,多巴胺美学如同跳动的音符,谱写一首关于生活的明亮乐章,让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活力与治愈的氛围。
这里,是闻堰街道湘湖人家社区的温暖一隅。身为空间主理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吴迎美投入5万元进行软装布置,开展书画自习室、绘画疗愈工作坊等公益项目,用艺术疗愈帮助他人,已成功举办了12场公益活动,累计服务180人次。
以空间换资源,以场地换服务,这是我区探索推广“社区空间主理人”项目走出的治理新路径。去年5月以来,在区委社会工作部的指导下,闻堰街道通过公开招募、评审筛选,吸引了41名主理人,打造了“企业商家公益化运营”“公益组织赋能服务”“社区能人特长发挥”三种特色模式,引入亲子早教、咖啡茶饮、社区团购等便民服务。如,湘湖人家社区构建起包含书房、健身、食堂、健康等各空间的服务联盟,有效增强社区“造血”功能;闻家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后,从原来的200平方米扩展到了890平方米,破解空间和资源受限难题,让主理人“轻装上阵”,走得更远。
在近一年的实践探索中,闻堰街道盘活了社区公共空间1.1万平方米,累计开展婴幼儿养育课堂、文化培训等活动300多场,服务居民20000余人,还节省了建设和运营成本550多万元。同时,居民通过“主理人”身份深度参与社区决策和评估,社区凝聚力显著增强。
为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我区还研究制定《工作指引》,并提供区内106处、9万多平方米社区闲置空间与58家运营主体自主匹配的广阔平台,推动为老养老、托育托幼、文化生活、运动健身等高品质服务下沉社区(村)。目前,我区已有100余名主理人在47个社区里“发光发热”,串联起社区生活的“幸福圈”,平均服务时长约45.29小时。(蒋超 蔡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