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清茶,作为戴村镇的金名片,凭借“清香、清醇、清澈”的独特品质深受人们的喜爱。为持续推动三清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戴村所立足资源禀赋,聚焦安全、产业、消费三大能级,全面赋能。
一、精准锚定食品安全“关键词”,三清茶品质有保障。品质是三清茶的生命线,也是其赢得市场口碑的关键。戴村所围绕食品安全这一关键词,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一是标准化改造赋能生产升级。根据三清茶生产加工的规范化需求,主动对接生产单位,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杭州七都雾溪茶叶专业合作社优化车间布局、升级设备工艺,顺利完成了标准化改造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提升了生产加工水平,为三清茶的品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强化监督抽检,在品质把控上下足了功夫。在春茶上市之际,对辖区内其余6家茶叶生产单位进行了春茶抽检,包括2家三清茶生产龙头企业和4家小型生产单位。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从源头提升了三清茶的食品安全水平,增强了消费者对三清茶的信任度。三是加强食品监管,实地查看生产过程控制情况,检查食品标识标注是否合规、是否过度包装、计量器具年检等,要求严格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并指导厂家运用“浙食链”推进溯源建设,实现产品赋码销售。
二、科学构建产业发展“思维图”,三清茶生产标准化迈新步。一方面,为打破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的局限性,形成发展合力,戴村所联合戴村镇政府深入调研三清茶产区实际需求,科学规划设计了三清茶公共生产空间,整合分散产能,解决了多数生产单位生产环境堪忧、不符合食品安全生产规范的问题,为三清茶生产单位提供了更加规范、高效的生产环境,推动了三清茶生产的集中化和规范化进程。另一方面,指导戴村镇政府、三清茶产业协会及龙头企业制定了《三清茶》团体标准,明确了三清茶的术语定义、鲜叶基本要求、产品特征、标志、标签、包装等内容,填补了产业空白。该标准为三清茶的生产加工提供了统一的规范,推动三清茶从“凭经验”向“依标准”转型,带动戴村镇茶园实现标准化生产,对促进三清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萧山茶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强力激活市场消费“增长极”,三清茶影响力大提升。为了提升三清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戴村所积极整合资源,推动三清茶入驻年货大集、“放心消费嘉年华”等活动,通过设置特色展位、茶艺表演、直播带货等创新形式,直观展现三清茶的生态价值与文化底蕴,激发消费者对三清茶的购买热情。同时,积极推介三清茶作为招待用茶,并联系萧山卫视、潮新闻等媒体进行多维度曝光,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的宣传报道,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传播效应,进一步拓宽了三清茶的市场渠道,提高了销售量,为戴村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田间到舌尖,从品质到品牌,戴村所以系统性思维赋能三清茶全产业链升级,探索出一条“品质引领、标准赋能、消费驱动”的“食安共富”特色路径。展望未来,戴村所将持续深化服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育三清茶地理标志,统筹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做大做强做优三清茶产业,驱动产业向价值链高质量发展,让这片“绿叶”真正成为富民强村的“金叶”,为茶叶行业的发展提供“萧山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