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萧山区新街初级中学 | 法定代表人 | 孙中利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街道盛东村 |
开办资金(万元) | 6085.00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5383 | 期末数(万元) | 5171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9470451666F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学生2085人。现有153名在编在职教师,高级教师54名,杭州市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7名,萧山区名教师1名,萧山区区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教学骨干教师51名。全校教师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努力实现“为了每一位孩子的美好未来尽心尽责”这一办学承诺。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以教师为核心,切实提高队伍素质坚持党建统领学校教育发展。积极营造“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氛围。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廉政党课进校园活动。认真贯彻执行“三分制”考核和党员固定活动日工作要求,做好“一对一”谈话交流工作。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大力宣传和弘扬本校教师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教师的引领和辐射效应,组织全校教师学校并把总书记的“四个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档案,开展师德年度考核,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专心”“安心”于本职工作。(二)以德育为首位,努力提高育人实效1.德育创新育人机制。第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30条”,遵循育人规律,创新育人机制;结合学校推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花木小镇的乡土德育,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启动“德育工作全员化”——“四个一工程”。“四个一工程”具体内容是:每位教师每天给学生一个微笑,每位教师每天给学生讲一句鼓励的话,班主任每天找一个学生谈心谈话,科任教师每周找一个学生谈心谈话。第二,以学校课题《构建绿色德育塑造绿色人生》为抓手,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工作亮点、内涵,逐步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有效对策。要求政教处、年级部、班主任在工作中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总结反思,不断推进德育创新,并积极撰写主题班会教案、典型教育案例、德育实践论文等,编辑为德育校本课程。第三,进一步完善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特别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向协调。我们结合新街社会发展实际,通过专家指导、讲座、校园开放日动、家访、个别交流、家长学校活动等形式和途径,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校综合楼二楼书吧全天开放,班主任与家长交流可自行安排在年级部会议室,也可以安排在此进行。2.全面培养核心素养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此,教务处、教科室在实施课程建设时切实把课程的设置和核心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积极培育一门基于核心素养的精品课程群。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切实落实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在抓好群体活动的同时,重点抓好校田径队、排球队、足球队的训练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三)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整体提高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教师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1.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在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进行课堂改革和课程改革,深化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1)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根据教研室要求,坚持“新课程、新课堂、新管理”,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群策群力、资源共享,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健全课堂效率和效果的评价机制,强化各类测试和作业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研究,践行轻负高质。为保证教学质量,各教研组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对教学常规工作,重点是做好了备课、听课、作业、测试四个教学环节的管理和信息反馈。①集体备课制度化、规律化、结论化。②遵守课堂教学常规。③自觉落实听课评课制度。(2)优化学科建设,发挥学科组作用学科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核心力量,优化学科组的建设和管理是学校工作重点。今年各学科组有一名行政牵头,有备课组长负责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同时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认真抓好教研教学及常规管理工作。(3)认真实施课程建设。在学校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调研工作,要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一中心,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立足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进一步优化课程,培育精品课程群。2024学年第一学期至少做好1+1学科课程群,即文化课1个+音体美劳1个。2.突出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倡导“以实绩论英雄”,深化集体备课、推门听课等质量管理手段,加大对教育质量的考核权重。引导师生把力气始终花在提高质量上,营造学校上下比质量、比进步、比实绩的良好氛围。教育质量在确保高位稳定的情况下,要积极提倡向规范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各项学科竞赛要认真组织,保证有序竞争,注重反思,诊断中改进教学。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升。(四)以后勤为保障,扎实提高服务水平以师生、家长满意为宗旨,以校园文明、和谐、安全,教学、生活有保障为后勤工作目标,齐抓共管,服务精良,全面树立学校教育的良好形象.1.打造美丽校园升级版。以建设美丽校园为抓手,扎实开展学校“净化、亮化、序化、绿化、美化、文化”等校园“六化”建设。要内外兼修、古今融合,进一步完善和固化学校文化内核,将学校办学精神与校园空间充分结合,精心设计校园景观,力求校园环境和谐精致得体,浸润学生心灵,推动美丽校园从“外在美”迈向“内在美”。2.加快学校精细化管理步伐。以“依法治校”为理念,完善优化学校章程建设,规范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制度,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通过八届一次教代会的召开,结合学校现有实际,修改绩效工资考核制度、职称评聘考核制度、出勤考核制度、教学常规考核制度。3.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抓好校舍和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特别是新添的师生桌椅、新修建的田径场的维护保养和合理使用。进一步增添完善教学设施设备,管理好智慧教室、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阅览室、器材室等专用教室确保教育现代化硬件设施完好无损。4.增强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发挥全体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关心学校的工作,关心学校的一草一木、一钱一物,履行节约,杜绝浪费,杜绝无谓的开支。后勤部门要突出“勤”字,明确职责,带领全体教师,管理好校产校具。要做好维护保修及各类教学用品的购买发放工作,分类登记,专人保管,责任到人。5.要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按收费项目、标准和要求,规范收费,同时积极实施帮困助学制度。新学期要加强对循环使用课本的管理使用。要对财务支出精细规划,科学管理,合理支出,手续齐全。6.推进食堂规范化工作,切实关注食品安全,严把食品进货关、验收关、操作关和入口关。增加早餐品种和中餐菜品,努力提高师生用餐质量。学校对中午教师食堂菜品进行适当优化,建立最受欢迎菜谱。教师午餐将全面使用无碘盐。7.加强法制、法规教育以及校园安全教育。8.党支部、工会、妇联、团委等部门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根据自身工作要求完成部门本职工作。9.重视档案建设,资料及时归档,做到科学规范。继续巩固杭州市一级档案学校的档案工作。提升档案工作新水平,新目标。学校坚持按年检标准做好各项档案工作,编写好《年鉴》。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学校品牌建设不够彰显;2.作为一体两翼的艺术教育,今年的成绩虽有上升,但还处于中等水平,上升空间依然较大。3.集体备课的主题化、高效性还要进一步研究提高;还要继续加强常规的落实和检查反馈的力度;4.中考成绩优势不明显;特别是萧中率和重高率的提升需进一步加强。5.条线工作缺少提炼,特别是德育工作,要在做精做深日常工作的基础上,提炼升华为德育精品工作,使之系列化、长期化。 |
四、下一步打算 | 1.文化引领促提升以新定稿的学校文化建设为引领,着力推进思想认识再提升,把教师、学生的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上来,形成“教师乐教、会教;学生乐学、会学;家长肯管、会管”的良好氛围;2.紧扣中心抓提高。紧扣“新课程、新课标、新中考”,全力抓好学科质量提升,尤其是第一次全省统一命题的中考,力争超额完成期初制定的升学指标。3.借势借力强能力。以项目化推进的形式,重点做好校园文化整体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以研促教、以研提质。4.四线联动促合作。进一步强化“党建、德育、教学、后勤”四线联动,助力学校质量提升再上新台阶。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9月按规定进行了法人变更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