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萧山区宁围小学 | 法定代表人 | 莫建忠 |
住所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宁东路918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105.62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717.96 | 期末数(万元) | 1681.4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094704514550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宁围小学位于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41年,是一所具有八十年办学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浙江省农村示范学校。前身为基督徒子弟创办的私立晓光小学,先后改名为永泰丰小学、宁围社小、宁围中心学校和宁围镇中心小学、宁围镇第一小学。2014年2月更名为萧山区宁围小学。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宁围小学本校和新华学校分校。其中宁围小学有42个普通班,一个辅读班,共有学生1812名;新华校区有普通班22个,学生837名;两校区共有65个班级,2649名学生。建有教学楼、综合楼、体艺馆,250环形塑胶跑道。多媒体报告厅、计算机房、校园网站、电话虚拟网络系统、智能化广播系统、电子防盗系统等一应俱全。图书室有藏书4万余册,常年订阅各类报刊百余种。学校的设施设备基本达到了现代化。宁小教育恪守“为学生发展奠基,为教师成功喝彩”的办学宗旨以“博爱、博学、博雅”为校训,努力打造“博雅人生从宁小起步”的教育品牌。宁小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节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初步形成了“书香育人、足球健体”的办学特色。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2024年,宁围小学以“高质量办学”为基本宗旨,以“童年如花绽放如潮”的办学理念规划学校的发展,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学生活动,做优后勤服务,努力立足新学校,直面新课标,用心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发展。这一学期,学校被评为萧山区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萧山区首批智慧校园标杆校、萧山区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试点校、杭州市中小学“示范食堂”等荣誉称号。一、凝心聚力:党建引领促发展从党建引领到党建融合培塑教育的精神长相:(一)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二)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书育人。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9月9日至10日召开全国教育大会。宁小党总支紧紧围绕“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尚学萧山大先生”主题教育活动,从师德师风教育和管理细节入手,开展在职教师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专项整治,开展党团队协同育人研究,涵养宁小教育人的精神长相,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二、慧心研新:优教优学促提质(一)多措并举,深耕“优教”之田学习调研,让教学常规实起来: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宁围小学教师教学规范》,并分学科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规范的常规和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教学;开展行政调研走进课堂,通过听课观察、备课检查、翻阅作业、交流反馈等,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及课堂效率提高。青蓝携手,让新手教师稳起来:选派业务精、经验丰的老师作为新入职教师的师傅,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和帮扶,助力新教师站稳讲台。培训赋能,让专业素养强起来:一是全员培训。本学期,教科室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校本培训《基于学科实践的课堂教学转型校本建构与实践创新》,邀请国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李霞博士,给全校老师带来“思维深度参与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和实施”的专题讲座。另有40位左右的教师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区内和区外中短期培训、4位教师参加了90学时培训,人人按时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德育处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了杭州市教科院教科所所长、浙江省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副秘书长郑国强教授做班主任基本功培训。二是麦穗培训。本学期,教务处教科室联合加大青年教师培训力度,根据新入职教师发展的需要,安排了一月一主题培训:8月上岗培训,从22日-24日为期三天,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专家,为新教师作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培训;9月微课的制作及使用培训;10月邀请丁水法老师作《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讲座、邀请夏嘉平老师进行论文写作指导;11月全体青年教师赴上海市田家炳小学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实践》的学习;12月聚焦人工智能教学的应用培训。通过一月一主题的培训,青年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技能得到了提升。此外,根据青年教师各自发展的情况,萧山区科学名师、教务处副主任陈荣林老师对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预约听课、评课活动。展示交流,让业务骨干亮出来:学校努力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老师们展有所获,让更多的骨干教师在各层面亮出风采。组织各学科教研组围绕新课标理念开展教研活动,并邀请区内外专家把脉问诊,注入新理念、提供新策略、促进新思考。本学期,近30人次在校级及以上平台中展示,区市级展示15人以上;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学业务竞赛,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27人次在区级及以上各级业务比赛中获奖,20人次论文在区级获奖。此外,教务处认真组织、圆满完成湘湖教共体活动、利川结对帮扶活动、第四期利川教师跟岗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在活动中展示。(二)素养为先,精铺“优学”之路优化课程:精心筛选课程,尤其对于校外X课程,从课程内容、课程师资逐个审查,精选优质课程推向学生;注重课程管理,通过期初期末课程教师会议、期末课程质量评估、期中巡视检查等加强课程的管理。每周五下午2个班轮流参加的木工课程和烹饪课程深受同学的喜爱。全员素养展示:重视过程性评价,组织各教研组开展“百佳作业评比”“学科素养竞赛”“嘉年华闯关项目设计”等,引导全体教师能够根据学情,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促进学生在作业中成长;发动音乐教研组、美术教研组搭建宁小小舞台、个人书画展等平台,鼓励学生自信亮相。完善评价平台:学校继续全面推进“宁智汇·金种子”平台的使用,并广泛征求教研组意见进行平台的改善,10月26日,学校举行了综合评价改革探讨会,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喻伯军,萧山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杨春晖老师莅临参加了研讨活动,教务处陈荣林老师以科学组为例交流了学科组对“宁智汇·金种子”评价平台的落实使用和存在困惑,得到了专家的指导。深耕优教,细磨优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3学年第二学期我校四五六年级八个学科参加区抽测,24个指标有20个指标列片前3名,15个指标列片第1名。三、精心启智:多元平台赋成长(一)小运动·大发展学校坚持“足武健体”的体育特色,打造学校足球、武术两大体育品牌,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学校武术队参加2024年杭州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武术套路比赛,收获了2个市级第三名、2个第四名、3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1个第七名和1个第八名的成绩,第一次站到了市级阳光赛事的舞台,展示了宁小武术的精神与风采。(二)小舞台·大兴趣艺术节声乐、器乐、舞蹈、戏曲专场演出,每周小宁儿个人书画作品展、每周三小宁儿大舞台,全校性智创嘉年华活动等,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艺的舞台,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舞蹈队《最后一球》在萧山区艺术节中表现出色,凭借精彩的编排和精湛的表演,荣获二等奖,并在学习强国播出。铜管乐队荣获二等奖。现场摄影比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萧山区美德夏令营绘画比赛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在全区艺术素养抽测中,六年级音乐素养列区第九名、美术列区第三十名。(三)小劳动·大收获2024年,我校各部分中队继续承包“青苗学园”农耕地,进行蔬菜种植、养护、丰收和义卖;开展分年级劳动竞赛,在剥虾、穿系鞋带、整理课桌、叠棉被、水果拼盘、蛋炒饭等劳动项目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借助“劳励方”数智评价平台,坚持自治自理的每日家务,通过“劳励方”平台选岗、每日家务劳动打卡、最终生成劳动清单的扎实举措来促使这一活动的落地。(四)小科创·大突破嘉年华是学生创新的大舞台,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文创嘉年华活动,在不断的项目化历练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造能力。本学期,我们建设科技长廊和科创学园,组建科技社团,在参加区萧山区中小学生航空模型竞标赛中,我校学生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8个三等奖,团体总分排名A组第四名,较去年有较大的提升。四、同心育人:家校携手待花开9月,召开“家校心共聚力向未来”为主题的家委会例会。会议内容从家委纳新、代表发言、心得分享等方面展开,进一步加强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11月份,各年级召开了本学期家长会。各科教师与家长深入交流,促进了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中队课、节假日多次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走进社区、敬老院、红色实践基地等,宣传垃圾分类、倡导文明交通、倡议光盘行动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邀请家长进校园,进行食品安全督查及学生中餐体验,主动请家长为让学生“吃好饭”出谋划策,通过工作汇报、征集菜单、食堂参观、家长陪餐等多种形式,让家长放心学生中餐安全。五、用心服务:工会后勤暖保障(一)情系教工,温暖同行组织教师春秋游,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投身大自然怀抱享一份惬意;组队参加上级工会的各项比赛,例如气排球和羽毛球,乒乓球和象棋比赛;教师节,为老师们送上暖心的问候;(二)微信视频,引流宣传每周固定时间发布公众号推文,内容涵盖校园新闻、教学动态、学生风采、家校共育等多个方面;每月制作并发布短视频,内容包括校园生活纪实、特色课程展示等。高质量的内容赢得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后勤服务,有序有质2024年学校共投入约260万元用于学校设施设备维修与添置,包括了如1年级学生躺睡椅、地下车库刷脸门禁、体育馆热水器、新操场体育器材等采购项目,建设了木工教室、烹饪教室,设计建设了校史馆、一楼文化长廊、小宁儿大舞台、二楼科技长廊及小宁儿科创园,切实提升了学校的硬件水平和办学质量。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定期召开食堂员工会议,强调食堂工作安全、规范操作,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组织食堂员工进行厨艺比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更好为师生服务。2024年学校食堂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实施师生同餐,上半年先后通过区市两级市监部门验收,下半年通过区“标准厨房”验收,争创A级食堂,将于2025年1月份验收。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落实快递、外卖小哥不进校,定期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学校保安进行防恐、消防器材、监控设备使用等培训。切实做好师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如交通安全、防诈反诈、反邪教、防校园欺凌等进校园等活动,11月份做好校内安全疏散演练,食堂食品安全卫生宣传等。2025,我们将继续努力!持续推进“五心”育人,努力打造“宁智汇”教育品牌,让尚学萧山在宁小落地有声!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学校教学质量位于片区头部,但体育、艺术、科学、德育等版块考核成绩不够理想,对于学校的年度考核影响较大。 |
四、下一步打算 | 1、通过学校开展的系列活动,如足球赛、运动会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2、通过小宁儿大舞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陶冶学生情操。3、利用学校科技长廊,促进学生走进科学,爱上科学,组建好学校科技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科技比赛,通过开展校园科技节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校的科学考核成绩。4、2025年学校德育处狠抓学生常规,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德育活动,力争取得进步。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至2029年3月6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学校被评为2024年萧山区先进集体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